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七章太极问道(第 1/4 页)

    渺渺大罗天,满天繁星闪耀,三清圣境高悬。而在大地上有一朵五彩光莲大如伞盖,蓬遮天宇。这是大罗天第十位大罗真仙的象征。

    五行衍造化,造化金光蔓延,大罗天逐渐孕育生机,出现各种神木灵草。当然,这些神木灵草皆是道韵所化,不能带出大罗天。

    当年太极纪末,太极仙帝、太炎仙君以及慈灵圣母同时证道。可最终证道者不过元清一人。太炎仙君在冲击命河时最终陨落,以圣火之灵转劫重来。因为业位不失,损伤不大。而太极仙帝开创仙庭第一先河,是第一位证道陨落的仙帝,死后化作一卷太极图隐没大地。

    但明眼人都清楚太极仙帝和天钧仙尊的关系,明显是仙尊收回这尊化身借助假死脱身。太极之道和阴阳均衡的理念相结合。

    只是天钧也难以算尽万事,被人坑了一把。

    本来太极仙帝不曾炼制其他法宝,单纯炼制本命太极图准备和姜元辰争锋。

    这图花费无数心血,借助仙庭诸多灵物而成,又借助太极仙帝证道之时的道韵印证,必然是一件上品灵宝,这可是仙帝一元会的法力凝聚。

    按照天钧的预谋,自己再借助某一个由头将太极图拿回来,然后制造一道遗诏,说是太极仙帝陨落之前准备敕命闻秋接位。因为太极仙帝的死,死者为大,必然可以让闻秋登临仙帝之位。

    奈何闻秋精擅截天之术。当初在天罗殿就能截胡梵罗的天书,更别说天钧的太极图。若非他研究天地大衍之数,寻得一线遁去生机。如何在元神阶段前往大罗秘境?

    天钧明面扶持,暗中打压,也是感觉到闻秋之道和他的克制。要知道,天钧讲求均衡天地,最忌讳的便是不可掌控的变数。姜元辰的万物易变已经很讨厌,如果再来一个截天遁一,他的天网还要不要了?

    所以。姜元辰当初仅仅是略略推手便分离两方,是*裸的阳谋。

    闻秋依仗自身秘术谋取天道玄机。竟然抢在天钧之前取得太极图。虽然没有遗诏,但借助太极图被不明白的人视为太极仙帝的传人。

    而那些明白人看到天钧吃瘪,自己被自己的棋子坑了一把,在好笑之余也在推波助澜引导二人内斗。

    本来天钧有意闻秋。但此事之后反而不再吭声。

    元清证道,以木母慈灵,金母太灵演化生死,参悟五行玄妙之理,借助诛杀劫法魔怪的功德证道大罗。她自上古修行,造化足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宇宙观,证道起来顺风顺水,在大罗天开辟一席之地。

    只是她这位后来者终究不如前九人有开辟大罗天之功,故而实力被远远甩开。

    元清的两个化身颇有玄妙。慈灵圣母孕五气之先,乃太昊上帝在上古九州所封名号。如今元清证道大罗,隐隐走出自己的道路。故而昔年封号化作一尊化身,象征善和生,慈悲众生。又因为太昊对应东天,故而这尊圣母也是木属。而且按照某个传说,太昊帝以水德而尊,慈灵圣母以女子身接掌九州天庭。当以木继之。因此,元清在外人眼中是崇尚木德生发的女神。

    但是。经历元清得道的最初一批老人都清楚。元清昔年有善恶双身,曾借助五行衍生寂灭大道,那是四灵破灭剑道的变种,以五行寂灭天地。元清在融合恶身后自身也可逆推寂灭,这就是金行化身,太灵玉台金母,除却是灵性之母外也对应杀伐和死亡。

    两身推动元清参悟五行两面,在大罗天慢慢适应自己的大罗道果。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过河卒 玄鉴仙族 叩问仙道 彼岸之主 仙人消失之后 剑啸灵霄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仙琐录 神话之后 武圣!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剑来 九阴九阳 为龙之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中州录 彼岸之主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神话之后 逆仙 玄鉴仙族 大夏文圣 不朽凡人 武圣! 过河卒 原来我是道祖 志怪书 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