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章 贵安惨祸、李牧之死(第 2/2 页)

    他失魂落魄般的走着,心里已经萌生了死意。

    李牧径直找了家酒楼,买了一壶酒,走向了城郊。

    ……

    太阳已经升到树顶了,马上,李牧所躺的地方就会被阳光所直射,他半眯着眼睛,目无焦点地看着远方。他心里想,日上中天之时,便是我的死期。

    天佑十五年四月的清晨,大齐国邺都城外,李牧决定死去的时候,青山无言,白云飘飘,太阳光依旧普照着大地,为世上的人们带来温暖和恩惠。

    习儒之人,最是看重仪态风度。似李牧这般发髻散乱,衣冠不整,实在有损谦谦君子的风度。但此时李牧心中却没有力气去计较这些细节,心丧之人,哪是些许规矩能够束缚得了的?

    日光渐渐移动,午时将近。李牧坐起身来,想了想后,整理衣冠,略正仪容。深深地呼吸,认真地看了一眼周遭的风景,将早已准备好的毒药拿了出来。他闭上眼睛,只待午时一到,便服药自尽。

    李牧年纪虽轻,却颇经坎坷,从风光无限的天才变成一文不值的普通举子,又骤然经历家毁人亡的苦难。其经历之奇绝惨淡,当是世间少有。他自幼熟读儒家经典,自知君子应保全自身为善。但此番父母尽去,学业无成,而自己又手无缚鸡之力,报仇无门。父母生时不能光耀门楣以尽孝心、父母死后不能手刃仇敌以全孝道。他的心中当真是无限悲苦,只想一死了之了。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亦有大欢喜。人心只有两个时候是纯粹的,一是初生为婴儿时,一是垂死之际的人。初生婴儿者,尚未被教以各种条目,能够以完全没有偏见、杂念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那时候的人,最接近自然的本质。只是婴儿的记忆短暂,意识并不能支撑着记住初生时看见的世界的模样。但凡能够保留一丝初生时记忆之人,多被修道者认为必有大机缘、将来有大成就的;而处于生死之交中的人,不管是遗憾或是无憾,心中的情感都是最真实而强烈的,不管是老病而死、意外而死、还是死于他人之手,人之将死时,心中必有强烈的愿景,或是有仇未报,或是不舍亲旧,或是贪恋尘世……即使真有看淡生死之人,将死的那一刻,也可能在期待着死后的世界是何模样、恐怖与否。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言为心声,此时的人心最为纯粹,也是最为接近自然、最易沟通天地之时。

    李牧此时便处于这样一种奇妙的状态中。人人皆知,人生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李牧早已过了成婚的年纪,却一直期待金榜题名之时,才是他洞房花烛之日,彼时双喜临门,岂不快哉?但谁曾想到他会遭此大难?因此,这时候李牧心中诸多念头涌动:最重要的是失去父母的悲痛与不能为父母报仇的遗憾,更有些不能中了进士后一雪前耻的遗憾,还有没能留下后人未尽孝道的不安,以及未能看尽世间繁华的淡淡遗憾。

    越不爱人间,越觉人间好。李牧今日将死,内心一片空灵澄澈。抬头放眼这大好江山,不似昔日只知埋头读书,匆匆瞥过的粗浅印象。有一瞬他忘记了心中的悲痛不甘,只专心看眼中种种:远山上的云、近处的草,耳中来来往往的风声……他只觉得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在这一刻都突然鲜明了起来,因其鲜明,所以觉得格外的可亲可爱。

    李牧抬头看天,太阳已至中天。他将早已准备好的乌黑药丸一口吞下。坐在原地,不再看周围事物,闭目待死。

    此药名曰“安乐丸”,乃邺都有名的药店“丹鼎阁”所制,因其能“使服用之人速死,不受苦痛”,故名之。邺都常有贫穷之人,身患重病后,无力医治,又不堪忍受病痛折磨,便多服食此药,一了百了。

    李牧早年同窗中,亦有心性软弱之人,考试失利后服此药自绝的。其时李牧对此多有不屑,却未曾想自己今日也沦落到了这般田地。

    却说那“安乐丸”甫一入腹,李木便感到有一股热流从腹中升起,一路向上,直抵心房。接着李牧便感到自己的心脏重重的抽搐了一下,然后便眼前一黑,人事不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仙逆 志怪书 大夏文圣 最强兵王混花都 剑啸灵霄 武圣! 谋局 过河卒 乡野超级仙农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不朽凡人 仙父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冰河洗剑录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门派掌门路 阵问长生 你们修仙,我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