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斗琴(第 3/4 页)
那荣笙却满是眼红。
青元观原是家道观,如今是观主听说是名仕家的小姐。听说在家的时候就是个有名的才女。还起了个诗社远近闻名。汴梁一带的名媛仕女们在那诗社里应名的不少,是一大雅事。只是那小姐不知怎么的,舍弃了红尘,在青元观出了家,做了女道士。等到青元观到了她的手上时,到了每年重阳节这一天她都广发帖子邀请汴梁中的名媛才女来吟诗作对,弹琴对弈,成为了汴梁第一大兴盛的高雅之事。
郑娘子昔日做女儿时,和这位女观主有些来往。每年她是要赴约的,只不过今年动了心思。想把荣筝也带出去见见世面。
青元观在五丈河外,十分的清幽。
等到荣筝她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来了不少的人了。荣筝举目看去,都是些衣着光鲜的女子们,有梳着妇人头的花信少妇,有已经鬓角变白的仕宦家的太太,还有像荣筝这边的未出阁的女子。
直到后来她发现了李家十五娘的身影,她主动上前和李十五娘招呼:“十五小姐,你怎么也在这里?”
李十五娘一时半会儿还没认出荣筝,还是跟前的丫鬟提醒她。她才恍然大悟,主动的挽了荣筝的胳膊,笑道:“我眼拙还真没认出你来。对了你怎么来呢?”
荣筝看了眼已经去和观主说话的郑娘子道:“我师父让我出来见见世面。”
李十五娘道:“难怪不得,我也是跟着我二嫂来了。不过是来凑热闹。这里倒真有趣。听说汴梁里有才名的女人差不多都来了。”
后来荣筝看见了端惠郡主的身影,心道,郡主也是个雅士。她上前和郡主请了安。
端惠也是一脸的诧异,后来笑道:“原来你也来了。这些天在家忙什么,空了来我们山庄坐坐。”
荣筝说着好。
道姑们来往穿梭,伺候各位小姐太太们。那边已经出了诗题要联句了。荣筝于诗词上没多少功夫,不过看个热闹而已。
七八个女子,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就有几十句在上面了,还有不少的锦绣佳句。
荣筝终于知道为什么会称为汴梁第一雅事。
联了诗,那边就有作画的。李十五娘倒擅丹青,荣筝流行看去,只见李十五娘画的是设色山水,洋洋洒洒,挥笔间没有过多的停滞和犹豫。
当下郑娘子弹了一支《胡笳十八拍》,琴声切切,凄婉悠扬。她这一曲让在座的都安静了下来。荣筝屏息凝神,细细的体会。不由得暗服,她师父的技艺实在了得。
等到郑娘子的《胡笳十八拍》弹奏完毕后,那端惠郡主却和郑娘子打起了擂台,弹了支《醉渔唱晚》。
荣筝但叹端惠郡主琴艺高超,造诣只怕还在她师父之上。
端惠郡主的一支曲子赢得了满堂的喝彩。
观主道:“郡主几年没来我们这里了,倒和以前一样,一点也没见退步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