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池州梁庭芳(第 4/4 页)
就是梁庭芳,也分到了一粒糖,他把糖剥开,立刻嗅到一股甜香,正准备塞进嘴中,却看到不知从哪里钻出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这孩子来得迟了,没有分到,就只能含着一根手指头,满眼羡慕地看着别的孩子吃糖。
梁庭芳喃喃说了一声什么,然后将糖给了那孩子。
周铨看到这一幕,微微笑了笑,然后大声说道:“还想吃糖么?”
“想!”几个稍大些的孩童叫了起来。
“唔,以后会有的。”周铨道。
梁庭芳再度觉得莫明其妙,而那些孩童们则一脸憧憬,跟在了他们后面。
“这便是奴家了。”那妇人怯生生地指着一座破烂低矮的土屋道。
周铨抿了一下嘴:“请你舅姑出来吧。”
所谓舅姑,其实就是公婆,没一会儿,一个一拐一瘸的老人,拄着杖来到周铨面前。
老人身上同样是补丁打补丁,面黄肌瘦神情木讷。
“带我去看看盐场,你媳妇一介妇人,不方便。”周铨命令道。
那老人呐呐无语,根本不敢拒绝。
出了村子不远,就是大片的滩涂。
在这些大片的滩涂之旁,建了一些巨大灶台,一捆捆海边的红草和皂角堆在旁边,有牛车拉着吸满了海水的草木灰过来,被堆在灶台旁的砖池之中。草木灰中的盐卤滤了出来,顺着砖池留出的缝隙流入一口巨大的铁锅。
他们到来的时候,正值煮盐之时,就见火焰借着海风之势从锅底冲天而起,盐户们赤着上身,用一丈多长的长叉,将成捆的红草、皂角树枝塞入灶中,那长叉太重,这些盐户们倒是想出了个主意,在灶边树起一根粗木杆,粗木杆上端钻了孔,孔中穿过一根横枝,而长铁叉就用绳子挂在这横枝之上。
看到这一幕,周铨微微点头:“盐户还是很聪明,知道利用杠杆之理,启年,还记得什么是杠杆之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