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七、张叔夜(第 3/4 页)
辽国要完蛋的话,他就不必担忧耶律大石乘胜攻入大宋了。
“正是,童贯遣使送来捷报,他借师复燕之策,已初见成效,如今他正督师北进,辽人军中诸多汉将,纷纷与他暗通款曲!”
听得这里,赵佶再无犹豫,看着张叔夜道:“请张卿以礼部侍郎、微猷阁待制知海州,如何?”
“朝廷意欲如何对待东海郡公?”张叔夜很明白自己这个任命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开口问道。
“使东海郡公为大宋忠臣。”赵佶略一犹豫,然后缓缓开口。
“臣明白,臣必不负圣恩!”
张叔夜是真明白了,他在政治之上,与旧党走得比较近,其从弟张克公曾猛烈抨击蔡京,因此他甚招蔡京猜忌排挤,最落魄时,甚至被赶到西安去看草场。此时朝廷提拔他起来,特别是去接手刚在海州没多长时间的何栗,目的可不是一般。
让周铨为忠臣,若是不忠呢?
赵佶没有说,是要张叔夜自己把握,不过,若是张叔夜把周铨逼得不忠,想来到时赵佶也不会吝啬砍张叔夜的脑袋来安抚周铨。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就象赵佶对周铨的态度一样,大爱其才,大忌其力。
赵佶还有点不放心,叮嘱道:“周铨性子外谦而内傲,服理不服人,行事之时,多有逾矩之处,只消不是谋逆不忠之事,你能忍则忍,能听则听——别的事情不敢说,但民事之上,周铨乃当朝第一,你不妨多向他请教。”
张叔夜心里暗暗生出一丝羡意,能让皇帝如此看重,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当真是举世罕有了。更何况这个年轻人,几乎是白手起家,完全凭借自己的见识与才能,才开创出这样的一份基业。
因此他点了点头:“臣虽然以为周铨跋扈,但从不否认其人之才,臣知道轻重。”
君臣应对已毕,赵佶亲自将张叔夜送至书房门口,张叔夜感激涕零,临走之时,更是长揖及地:“臣必不辱使命,官家只管放心就是!”
他走了之后,赵佶却是叹了口气。
李彦禀报了所谓的好消息之后,还在书房之外,此时凑上来笑道:“官家以张叔夜制周铨,当可安枕矣!”
赵佶却是瞥了他一眼,没有回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