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零、许久未见那小郎(第 3/4 页)
就在这时,“爹爹”的声音响起,紧接着,一个小小的身影从御苑那边跑了过来。
“当心当心,那里有水!”赵佶忙呼道。
几个匆匆追来的宫女,将那小身影扶住,小身影咯咯笑着,一蹦一跳穿过长廊,来到赵佶身边,直接将他的腿抱住:“爹爹!”
正是四公主赵福金,她如今虚岁是七岁,却依然天真烂漫,甚得赵佶欢喜。
赵佶牵着她的手:“怎么高兴成这模样了?”
“人家下跳棋胜了,现在大姐二姐都不是人家对手了!”
赵佶哈哈大笑起来,不过“跳棋”二字,让他想到了某个敢在他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年。
那小子现在在何处……对了,是在利国监,随他父亲去利国监制水泥了。
“官家,蔡京求见。”正当赵佶回忆起那个有趣的少年,想着是不是将他从利国监召来,好再弄出些有趣的东西供自己赏玩,有侍卫上来禀报道。
“请他来。”赵佶道。
蔡京今日要来的消息,他早就知道了,而且正是因为蔡京要来,他的心情才会这么好。
当然不是因为看到蔡京的老脸,而是因为蔡京将带来的消息。
不过片刻,便见蔡京慢慢踱了过来,直到望见赵佶,这老头儿脚下才加快了点步伐。
才要行礼,就被赵佶拦住:“太师休要多礼,此处又无旁人,你我君臣,不拘于礼!”
蔡京也落得不拜倒,他先是与赵佶聊了聊书画,两人都是书法大家,在这方面倒是颇有共同语言,到末了之时,蔡京随口说了一句:“苏黄虽非忠贤之臣,但文章书法尚有可取之处,如今禁毁过甚,有伤天子爱才之心。”
自从元佑党禁以来,被编入党人的大臣,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苏轼是其中最倒楣者,他性格实在有些缺憾,故此新党上台要对付他,旧党上台同样要对付他,他和他身边的一些人,如黄庭坚等,所著文章所写书法,不仅禁止流传,甚至多有焚毁者。
原本蔡京,就是毁禁苏轼诗文最为急切者之一,此时却说出这种话来,让赵佶有些讶异。
不过赵佶也当了十余载皇帝,不再是毛里毛躁的愣头青,并没有问蔡京此事。
蔡京只起了个头,见赵佶没有反对的话语,便知道他已经默许此事。
“官家,臣近日清点府库,府库充盈,乃前所未有之盛。这些钱财绢帛,若困于府库,则徒自糜烂,不若广散民间,促其流转,以盈官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