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三、破门(第 2/4 页)
他是被秦桧说动,知道周铨当政,他们这些旧书生将再无用武之地,这才如此卖力。在他看来,周铨对他们的威胁,要远胜过金人,毕竟金人要统治中原,还需要借助他们这些旧书生之力,而周铨是要完全甩开他们独自行事。
听得这里,赵桓终于下定决心了,他贪小利而忘命,此前抓捕周铨的种种危险,都被如今将周铨送给金人的好处所遮掩,让他胆子大了起来:“既是如此,那还等什么……张邦昌,朕命你为使臣,授你宫禁卫士两千,去将周铨擒下!”
张邦昌瞠目结舌,好一会儿后结巴地说道:“陛下,臣是文人,不通兵法……”
“只是去捕人,要通什么兵法?”
“可是周铨身边有二百护卫,个个都是沙场老卒,极是悍勇,欲擒周铨,靠着这两千宫中禁卫,怕是拿不下啊。”张邦昌叫苦道:“臣是文臣,倒不惧死,但是若没有擒住其人,反倒打草惊蛇,误了陛下大事,恐为不美!”
这话有道理。
想到周铨走脱可能的后果,赵桓顿时又胆怯了,方才鼓起的勇气荡然无存。他喃喃地道:“要不……暂时罢了,等待日后?”
“陛下,不能啊,日后周铨身边就不是两百人,而是两万人了,想想岳飞与韩世忠部!”秦桧叫道:“陛下何惧周铨现在身边的两百人,张侍郎文官不可与之斗,听闻工部尚书梁祖扬,深谙军事,素来忠义,曾有应天府之大胜胜绩,可遣之为帅,令其督帅万人,前去捉拿周铨!”
这位梁祖扬,就是在应天府外捡了护卫军的便宜的那一位。他在援应天之战中逡巡不前,实际上并无寸功,但回到京师后却是自吹自擂,被赵桓拔为工部尚书。原本孙傅垮台之后,他是最有可能接任兵部尚书一职的,只不过他自家知道自家事,竭力推辞,而是举荐了宗泽。
此时赵桓听到他,略略有些心动。
“对,梁祖扬麾下有数员悍将,皆为百人敌,正合去擒周铨!”张邦昌也推荐道。
所谓梁祖扬麾下的数员悍将,其实在梁祖扬返回京师后,就拔入宫中禁卫,也就是张俊、苗傅等人。
“还有一人,也可用之,京城四壁都巡检使范琼,出身行伍,素来忠义,勇猛过人,亦可用之。”张邦昌想了一想后又举荐一人道。
赵桓闻言再不怀疑:“那好,朕这就手书密旨,你们……张卿,你去寻范琼,秦卿,你去传梁祖扬!”
张邦昌与秦桧对望了一眼,目光之中,皆有喜色。
他二人领旨而去,赵桓独自在书房之中,背后转了好几圈,然后喃喃问身边的太监:“你们说,此事能否妥当?”
“官家圣明,所信重者皆是文学之士,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然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