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四、风云应天(第 2/4 页)
蔡京倒没有为难他,而是任他在旁。赵佶也不理会他,只是对着蔡京落泪哭泣:“朕做错了什么,为何会有如此人间惨剧,夏贼复来,金人罢盟,朝廷用度不足,臣僚怠政,百姓围攻……朕听闻陈朝老之流又在鼓动京中士子百姓,敲登闻鼓欲逼朕出宫面见百姓……此真亘古未有之事也!朕有何过,竟致于此,早知这般,朕不如传位太子,悠游泉林,书画自娱,也省得整日操劳,却为臣僚百姓所怨!”
蔡京听得这里,也只能苦笑。
这位赵官家,到现在还以为自己是一位明君呢。
但旁边的蔡攸却是心中一动,他偷偷看了赵佶一眼,觉得赵佶方才的话是出自真心的。
论才能他或许比不上他的父亲,但论对赵佶的了解,他却绝不逊色于蔡京。
赵佶从来不是意志坚定的人。
若是当个太平天子,他会争权夺势,但当国家面临危机时,他则想着推托责任了。
蔡攸眼睛转了转。
“官家不必太过担忧,黄河天险尚在,金人等闲过不得河。京师这两年颇建城防,特别是有神威将军炮在,京师无虞也!”蔡京劝说道。
“我也知此,但我唯恐朝廷之患,不在于外,而在京师之内!”
赵佶最怕的,还是京中百姓造反。
说来也是他自作孽,此前两次债券之事,已经将京师民心大失,而前日从各大商会手中弄了三百万贯钱的消息,不知如何传了出去,于是那些买了各种债券的百姓纷纷赶来要求还钱,但这笔钱第一个用度是发给京中官吏禁军,第二则用于高俅出京招募壮勇,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之间,就已经花得一干二净,朝廷手中又没有钱了,可百姓却以为朝廷有钱。
如此一来,赵佶可以说真的弹尽粮绝。内库原本是有些钱,但赵佶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动用时,却发现里面所余也仅有不足两百万贯。
面对如今的局面,可谓杯水车薪。
这让赵佶彻底绝望,对于目前的危局,失去了应付的信心,想要扔挑子。
蔡京又劝了几句,可是一时间,他也找不到好的方法,只能劝赵佶给周铨加封,令其领兵勤王。
赵佶对此不抱太大的希望,同时也担忧,正式授予周铨兵权,即使能解眼前之事,恐怕会留下更可怕的后患。
正商议间,突然高俅赶了来,带来一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消息。
斡离不领的金兵渡过黄河,攻破澶州,前锋进逼应天府!
“应天府……若是应天府失守,那即使官家回心转意,消息也传不到周铨那儿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