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街头戏鼓,不是歌声(2)(第 2/4 页)
周铨心中突然一动,忍不住向那书生问道:“先生想要将汴京之景,画入图中?这当真是奇思妙想,不知……我能否知道先生高姓大名?”
“吾乃琅琊张择端,字正道。”那书生回应道。
果然是他!
周铨几乎就想上去纳头便拜,然后求张择端给他画上一幅《清明上河图》,有了这一幅画,传诸后世,那该是多大的一笔财富?
这可是周铨回到宋朝后,遇到的第一位后世名人!
“原来是张官人!”周铨心里琢磨着如何从对方手中骗画,口里却是极为客气,行了礼之后,连连夸赞了几句。
他并不懂画,但是《清明上河图》还是知道的,在另一世中这幅画名声大噪,可谓家喻户晓。因此,周铨搜肠刮肚,从记忆里翻出一些对此画的点评,倒也与张择端说得甚为投机。
他们边说边行,却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身后,有几个闲汉模样的人悄悄跟了上来。
“就是这小子?”这几个闲汉中一人道。
“就是他,吕寿的下落,就在这小子身上……不过这小子可不大好惹,他爹爹就是周傥,你们知道,他伯父……”
“嘶!”当听到周铨伯父名字时,这几个闲汉都是吸了口气。
“怕了?”那个最了解周铨一家消息的汉子抱着胳膊冷笑了声:“有何可怕,奉宸库里尽是金玉,吕寿那厮卷来的,足够教主起事所用,到时候我们哪里还需要害怕他一个区区禁军军门?”
“说的是,我们奉教主之命,藏身京城,为的就是这一刻,更何况此时收手,教主派来的那几位,又怎肯放过我们?”又一人道。
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都是下定决心。
几人加快了脚步,向着周铨靠了过去。
周铨并不知道危险来临,仍然在与张择端一边说笑一边游逛。
张择端原本对周铨不以为然的,但随着交谈,他发觉这少年虽然话不太多,但是每一句都挠中了自己心中的痒处,因此甚为投机。
此时他才想起,自己还未曾问过这少年的姓名,正当他要开口时,眼角余光突然发觉到那几个闲汉。
那几个闲汉此时已经露出狰狞的神情,而画师的观察能力又极为出色,因此张择端满脸惊愕,张嘴欲呼。
几乎同时,跟在周铨身后的师师叫了起来:“跑!”
三人之中,反而是周铨没有意识到危险来临。在法制的时代生活惯了,他确实没有此时人的警惕性,等听到师师的大叫,他才看到了那些个气势汹汹扑上来的汉子。
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