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山巅传道,林祜醍醐2(第 2/4 页)
如今身处虚空之中,如鸟瞰一般,不光整个小青山,就连大青山也是宛如坐落于身下。
整个东齐学宫,尽收眼底!
居高临下,这大小两座青山的整体形状竟然惊人的相似,宛如两只巨鱼一般!只不过朝向不同,一个山巅在北,宛如头在北,一个山巅在南,宛如头在南。两者相对,首尾相连,隐隐成圆!
“这是……”林祜瞪大了双眼,这次真是震惊不已,“这难道是阴阳鱼图?!”
邹讽仰天大笑:“不错!正是太极阴阳鱼!”
林祜惊讶得张大了嘴:“莫非,我们生活的这大小青山就是一座法阵?这以山岳为阵,真是好……气魄!”
邹讽笑声停止,目光如炬,骄傲道:“不错,这法阵便是我阴阳儒道先祖所建!”
“我阴阳儒道先祖没有著书立说,只留下了这座法阵!这法阵,便是我阴阳儒道的无上经典!”
“以大小青山为阵眼,以无数修士为组成,下覆山岳,上引日星,以天地元气,养吾儒道浩然之意!”
“这便是我阴阳儒道的小阴阳浩然三才阵!”
林祜听得瞠目结舌,如此奇思,如此气魄,不由让人望而生畏,口中喃喃道:“小阴阳浩然三才阵?如此浩大,为何却叫小阴阳?”
“当年我也如此问过,这点我们师徒倒是相差不多,呵呵。”邹讽笑道,“那是因为在北燕,还有一座大阵,名为‘大阴阳五行混元阵’。圣地阴阳冢的山门,以及我邹家的祖地,便在那里。我邹家先祖,阴阳儒道的创始人,也出自那里……”
林祜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邹讽继续道:“你不喜欢读儒道经典,读不下去也没关系。就像你说的,那些经典也不过是我儒道诸位先贤对这天地人心的解读。可是这书,总归是死的!我阴阳儒道,便将我这一脉的理解直接呈现于你眼前!所以你若想修儒,我阴阳儒道便是为你量身准备!”
“你且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悟——”
“我阴阳儒道与阴阳道不同。虽然同修先天阴阳二气,但是阴阳道所言五德轮转,一切皆有天定。我阴阳儒道却认为人定胜天,凡事成败存之于心。”
“以阴阳变化释天地,以儒道大义定人心。”
“这便是我阴阳儒道!”
“万物一气,名曰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动之始生阳,动之极生阴。存于天地即为阴阳,存于人心即为浩然……”
邹讽的话一字一句尽皆传入林祜耳内。
林祜只觉得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一般。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