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95章 秋收时节(第 1/3 页)

    九月底,益州和荆州的秋收季节先后到来,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原野里仿佛披上了一件淡黄色的秋装,厚实的稻穗终于成熟了,原野仿佛无风的大海,沉甸甸的谷穗将稻杆压得弯下了腰,黄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到处洋溢着人们丰收的欢笑。

    秋收时节也是各地官府最忙碌的时刻,官员们都要离开官衙,前往农田和农民们一起收粮,以身作则,表示对农业的重视,替农民们解决困难,这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曹操还是刘璟,或者是江东,都是一样的规矩。

    刘璟也在蜀郡和广汉郡视察秋收,除了防御的必要的军队外,所有的士兵都投身到火热的秋收中,尤其今年夏天益州小麦歉收,所以秋收对于益州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在广汉郡雒县宽阔的官道边停泊着十几辆马车,数百名士兵列队站在官道两旁,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情况,田野里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田里到处是忙碌的农人,经过几天的奋战,大半稻子都已收割,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农人的脸上。

    在紧靠路旁的一片已经收割的稻田里,刘璟正和十几名老农休息聊天,几名官员则紧张地站在一旁,提心吊胆地等待这场会面的结束。

    “大家秋收完,最想做什么?”刘璟笑着问众人道。

    “睡觉!”

    一名老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接口道:“忙累了一年,就等着秋收结束后大睡三天呢!”

    老农的话引起众人的共鸣,大家都一起笑了起来,又一名老农道:“州牧或许不知道吧!益州是一年两熟,荆州那边听说和北方一样,都是两年三熟。”

    他刚说完,旁边之人捅了他一下,“你这是在说什么,州牧怎么可能不知道!”

    刘璟确实知道这个原因,主要是稻麦轮作用传统播种方法在时间上来不及,传统方法是播稻种,等冬小麦成熟后再播种稻种,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北方都只能做到两年三熟,小麦和粟米轮作,而南方只能一年一熟。

    但随着农业技术发展,东汉后期出现了插秧播种方式,也就是在小麦成熟后期,便在秧田里开始先育秧,等小麦收割后,立刻开始插秧,这样就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时间,就实现了一年两熟。

    在农业发达的中原地区,这种一年两熟的耕种方式早已开始普及,而南方地区,由于巴蜀人口众多,农业发达,也保持着和北方同步的耕作技术。

    而荆州和江东地区由于人口稀少,土地辽阔,农业技术落后,一直是一年一熟,直到黄巾之乱后,大量北方农民南逃,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

    再加上刘表的大力推广,荆州的襄阳、南郡和江夏三郡也渐渐改成了一年两熟的耕作方式,不过在荆南地区依然是一年一熟。

    刘璟笑道:“襄阳和江夏那边也是一年两熟,但说实话,亩产量没有巴蜀多,一亩最多收两石半,而巴蜀这边的亩产已达三石了,可别小看这半石粮食,这就是强国富民之源。”

    “请问州牧,听说今年冬天的徭役要改了,不知怎么改法?”

    有人问出了这个敏感的问题,众人顿时鸦雀无声,一起忐忑不安地望着刘璟。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世子妃 江湖三女侠 儒道之天下霸主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明末:帝国崛起 古龙文集·小李飞刀(全9册) 活埋大清朝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雄兵连之堕落天使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我舍友变成美少女了 大唐风流军师 希腊神话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重生第一甜:偏执墨少的掌中娇 北齐怪谈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