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紫皮蒜瓣(第 3/4 页)
但上元节未到,一些新的大事不可避免地冒出来,即便别人刻意的不提,李治也得自己说出来。
比如房遗爱的车裂,因为高阳公主已经上表,恳请皇帝陛下念在房府一门对大唐的忠诚,能不能改断斩刑。
这一判决是“金徽皇帝”所下。
但人们以为,这是晋王殿下的愤怒使然,皇帝陛下同晋王,兄弟两人在最后时日里的感情,真正无愧于手足一词。
谁都看得出李治在这件事上出现了犹豫,而且没有习惯性地说什么“去请示一下皇兄的意思”,他当庭询问赵国公,“国公如何看高阳公主的请求?”
赵国公坚决反对高阳公主所请,“陛下定过的事不容更改吧,殿下是不是问一问陛下的主意?”
长孙无忌的主张几乎得到了早朝上所有人的拥护,这样的局面表达了人们对房贵爱的愤怒,同时又是个绝好的验证方法——看看李治怎么做。
李治说,“好吧,寡人去问问皇兄。”
这是借口,绝对是借口。
赵国公以为,李治若是顺着自己的话当庭拍板,将房遗爱的车裂改为砍一刀,就比他仍然借助着金徽皇帝的名义行事更干脆。
凡事总有个揭锅的时候,有关皇帝遭遇了不测的事,晋王打算瞒到什么时候去?再瞒久了的话,变数岂不更多?
眼下,能揭开这个锅的只有晋王,他还有什么犹豫的!
……
正月十二是个午日,大明宫柳皇后同众妃同去大慈恩寺进香。
从大明宫到大慈恩寺所在的晋昌坊,沿途都戒严了,连永宁坊的大街街口也不例外,看来皇后出宫的目的就是进香,连永宁坊都不打算去了。
皇后仪仗奢而不华,在街头缓缓行进,皇太弟——晋王李治亲自骑马陪同前往,当然仪仗里又有东宫的,因而队伍很长。先头的人已行到了永宁坊,而队尾仍在平康坊。
玄藏早就接到了信,带着所有的尊者在寺外迎接。
初五晚上的事玄藏也有耳闻,这是自那日之后、大明宫唯一的一次公开活动,玄藏不敢怠慢。
皇后下辇时,人们才现淑妃娘娘与她坐在同一驾车里,樊莺扶着柳皇后小心下来,此后在大慈恩寺的每一步,淑妃都没有离开皇后一步。
连皇后迈过门槛时,樊莺都要轻声的提示,“姐姐你小心门槛”。
那么,有关皇后失忆的风言便可最终确认了。
晋王极为虔诚地随在一边,这位未来的大唐皇帝一板一眼地跟着大明宫的后、妃们走每一个过场,从不主动出一项命令或主张,完全是陪同的架势。
柳皇后先拜了圣像,上了香,为先皇、先皇后祈福,随后又恩赐了大慈恩寺一笔可观的香火钱。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