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布加勒斯特条约(第 2/4 页)
如果希腊海军迟迟不能发挥作用,而陆军方面战功赫赫,那么可想而知,希腊政府为了节省军费,自然要打海军经费的主意。
康托里奥蒂斯之所以会积极申请希腊海军出击,由海军承担占领西色雷斯首府的重要任务,也是为了向政府证明海军的重要性,提醒军政高层希腊建设海军的必要性。
没有海军,如果不能及时占据西色雷斯,那陆军即便是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呢?
根据俄国人的要求,战争的谈判地点,放在了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
而海军方面在护送维尼泽洛斯首相前往达达尼尔海峡的途中,顺便搭载了两千名海军陆战队员,在亚历山德鲁波利斯登陆,之后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顺利地占领该城。
欧洲各强国均派遣了特使,前往布加列斯特参与会谈,而巴尔干的各参战国,则是首相亲自前往罗马尼亚参与会议。
在会议上,维尼泽洛斯首相,提出了希腊的要求。
要求主要分两方面,领土和赔款。
其中领土方面,希腊要求保加利亚向希腊割让:西色雷斯,东马其顿,皮林马其顿,东鲁米利亚等省份,大约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赔款方面,保加利亚向希腊赔款十亿德拉克马,同时对于被俘虏的保加利亚士兵,保加利亚政府出钱赎买并且支付被俘虏期间所有的开销,每一个士兵300德拉克马。
在维尼泽洛斯首相表示了希腊政府的要求之后,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土耳其的代表,也丝毫不客气。
罗马尼亚要求从保加利亚获得整个多布罗加。
而奥斯曼帝国则是索求收回在上一次战争中丢失的领土东色雷斯。
东色雷斯的首府埃迪尔内,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是君士坦丁堡的屏障。
只有塞尔维亚首相,帕希奇,看着在会议上神采飞扬的三国首相,感到有些吃味。
塞尔维亚迫于奥匈帝国近在咫尺的兵锋压力,最终没能参战。
为了震慑塞尔维亚,令其打消趁机从即将战败的保加利亚身上分一杯羹的想法,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康拉德,直接命令奥匈帝国的第二集团军二十万人,隔着多瑙河,在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附近,进行了半个月的实弹军事演习。
奥匈帝国的“恶行”,在塞尔维亚传扬开后,本来塞尔维亚就对奥匈帝国不满的民众,在亲眼目睹了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赤裸裸的侮辱之后,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想到这里,帕希奇首相不禁对塞尔维亚错失了一次领土扩张的机会,感到惋惜。
1885年塞尔维亚被保加利亚军队打败的旧仇,也没了机会报了。
三国对保加利亚提出的领土要求,传回保加利亚国内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竟然直接在首都索菲亚引发了动乱。
市民和学生走上街头,高喊口号,要求政府不能割让保加利亚的领土。
他们甚至来到各大列强驻索菲亚的大使馆前,请求各国帮助保加利亚。
金钱上的损失倒还在其次,主要是三国的领土要求,如果都得到满足,那么保加利亚不但丢失了上次巴尔干战争之后获得的领土,就连旧有的领土,都要丢失了大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