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欢迎回家(第 2/4 页)
赵山河这个时候却非常低调,拒不接受外界的采访,如果不是每周三次的训练从来没有中断,外界根本看不到他的人。
地利根德阁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可是赵山河依旧没有搬家,还住在那个只有三十多平的学校宿舍。
香江不少媒体也赞誉他是最吝啬的亿万富翁,对,是赞誉,而不是笑话。
许多媒体都认为他现在有了这么多钱,却没有想着去高消费,更没有忘本,他依旧刻苦训练,依旧安心上学,不忘初心。
对这样一个香江本土成长起来的“孩子”,媒体不吝啬任何赞扬。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人明嘲暗讽,这些都是想要让赵山河帮忙投资,想要投钱到华投私募基金,却被赵山河婉拒的对象。
华投基金每个月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回报,即便分给赵山河百分之三十,依旧有百分之二十的回报,这种月回报率比许多基金的年回报率还要惊人,如何不让人眼红?
但除了最开始在徐家结识的十六家,赵山河婉拒了其他人的投资,甚至连请吃饭,也全部都婉拒了。
他的理由也很正常,现在的他还是以上学为主,而不是投资为主。
资金的大盘太大,难以保证收益的回报率。
资本市场的制约性非常大,用三个亿就能进行的投资操作,可以赚一个亿,但是不代表用十亿的资金盘操作,就能赚三个亿。
因为这个里面有大部分资金是长期投资,而短期投机的收益,会因为名气的变化而受到抵制。
就好比现在的大部分对冲基金,就不愿意跟赵山河扩大做空的对赌,你有钱也开不了更多的多仓单。
等到九十年代以后,恒生期货可以直接做期指了,那时候多建立头寸才更容易一些。
草莽时期,虽然局势混乱,可是制约性并不是没有,一切都只能跟着市场走。
像赵山河因为在香江许多资金花不出去,没办法,就只能进入外汇市场,做多日元和日经期货。
许多真正的内行也知道赵山河的为难,所以并不觉得赵山河拒绝他们就是不给面子。
跟着赵山河的投资方向走,他们同样也能赚钱。
东京的市场可要比如今的香江更活跃,那里的股市发展更让人疯狂。
不仅仅是东京,包括了美国和欧洲,如今全部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以说,如今的金融市场,只要不是傻瓜,都能赚钱。
有钱好办事,健身中心的规划与人员招聘迅速展开。
如今二楼的职业中心还没有搬走,要等春节之前才会搬走,装修也就从三楼和外墙开始做起。
规划中,二楼将会是男宾的举铁区,也叫体能锻炼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