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宅门(第 4/4 页)
袁叔驹正在帮着曾祖父挂灯笼,听到叫他袁弘德说:“你先去吧。”
袁叔驹洗了手,拿了笔墨砚台出来,研了墨开始写春联。
这时候的纸,红纸更贵,比红纸更贵的是字。
读书人少,写字好的读书人更少,店铺里的春联太贵,一般都是买了红纸回去找人写。
往年在晋地的时候,进了年二十四,袁弘德就带着袁伯驹几个开始给人写春联。
附近几个村的人都拿着红纸上门求字,得写好几天才能写完。
家里字写得最好的,反而是最不出挑的袁叔驹。
因为字写得好,城里书肆都通过书院的同窗找到他让他给誊抄书。
他手上正在誊抄的是一本关于冶铁的专业书籍。
有些小众书交给书肆印刷,需要的量实在太少,印刷成本高,书肆就干脆找人誊抄。
今年来了这里,附近没有什么人家,只用写自己家的春联。
袁叔驹把春联和福字写好,浆糊也打好了,灯笼也挂起来了。
等春联上的墨迹晾干了,袁弘德又带着把春联贴上。
陶氏她们在灶间做着祭祀和年夜饭用的菜品。
袁务川则带着袁伯驹和袁仲驹炸着丸子和油果子。
只有袁少驹,领着顾重阳在外头放着小鞭炮。
顾重阳看到,这个四户的村子里只有袁家房顶冒着炊烟,在正正经经过着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