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前倨后恭(第 3/4 页)
出了楚家的这条街,兄弟二人对视一眼。
除了楚家的无耻出乎意料之外,事情依旧照着他们的安排在发展。
安排了一乘小轿去送官媒回去,兄弟二人也回了箭子巷的袁家。
这处院子在之前租的那处住处不远,隔着一条街,是今年年初才买下来的,
附近有处市集,本来嫌太嘈杂没看中的。
后头袁明珠来信说把前门改成铺子,把后巷拓宽些自家人出入,才买了下来。
没想到铺子开了以后,倒是生意兴隆。
兄弟二人回到家,梁氏正带着吴氏在巷子口等着。
袁仲驹说:“怎么不在家等着,来这站着干什么?”
把马鞭缰绳递给长随,上去扶着吴氏。
梁氏和吴氏也不会实话实说,说怕他们在楚家吃亏不放心,只说:“在家里坐的闷了,出来走走松散松散。”
一边往回走一边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得知一切顺利,妯娌俩也就放心了。
这事是跟家里商议好的,真吵闹起来双方免不得得上演全武行。
闹不好还得打起官司。
官司哪里是那么好打得?不管输赢,都得耗费许多精力。
若遇到贪婪的官员,还得破费一大笔银子。
所以这事最好能和平解决。
但对方估计不会愿意和平解决,因此他们就合计出这样一个应对之策。
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对方有苦说不出。
今日去楚家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也正走着。
载着袁珍珠和她的大笔嫁妆的船正停泊在京杭大运河的淮阴段,排队等着过船闸,这艘船照理还是韩家老爹帮着联系的。
前来接她的四个人就是在船等着过闸的时候到的。
打听到船停在那里,四人送了一口气。
借了艘小船靠过去。
听闻是京里来人来接袁珍珠回去的,戚开令有些惊愕。
这件事他不说围观了全程吧,也围观了大半程。
袁家姑娘定的这家什么人啊?一会一个主意,跟得了失心疯似的。
偏袁家兄弟二人也纵着对方的行为,但凡他们硬气点,对方也不敢这样欺人太甚。
戚开令在心里腹诽着袁家的两个软骨头哥哥,觉得这姑娘太不容易了。
抬步出了船舱,到了甲板上。
就看到袁家姑娘由她身边的丫鬟扶着正跟来人说话。
“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初父母不在身边,定亲的时候乃是由哥哥们做主,如今看来,老话说的还是在理的,不经父母主持这事就是不稳妥。”
“小女还是回去一趟,禀明父母之后,看父母要如何处置再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