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糟老汉(第 3/4 页)
高氏看她含笑点头,也跟着陪笑。
歇了一会,外头天有些阴沉,看着像是要下雪。
此地的气候,过年期间总是有一场雪来应景。
袁弘德怕下雪路滑,跟众人告辞:“我们先回去了,有什么事让人给我送个信。”
高氏拖着陶氏的手:“姑奶奶过些日子去我们家坐坐,认认门,以后也能常来常往。”
回去以后跟梁博山说:“这桩亲事哪哪都不错,就是辈分差得厉害。”
梁博山:“那你啥意思,这亲事不做了?”
高氏实在被他气得够呛:“我就这么一说,你个榆木脑袋。”
女人的小矫情,男人们,尤其是武夫们理解不了。
回程依旧是宋渊带着小校去送的,到了五柳村袁家,袁弘德让陶氏拿了一个赏封给那小校,对宋渊说:“看着这天快下雪了,我就不留你了,车赶慢点,路上小心。”
回到窑洞里,陶氏一边伺候着丈夫换下走亲戚的衣裳,换上家常衣裳,一边把在宋家发生的事跟他细细说了。
那姑娘袁弘德也见过,确实不错,真说起来还是他们家高攀了。
“先别张扬,我私下里向宋大哥打听一下。”别是他们会错意了,自作多情。
家里还有陈袁氏在,夫妇俩不能久待在窑洞里说话,换了衣裳就把陈玉贵他们叫进来说话。
陈玉贵带着妻小给二老拜了年,磕了头,给了压岁钱,一家人热热乎乎的坐着说话。
照着往年的规矩,都是当天就回去。
今年因为等着袁弘德夫妻回来,天晚了,要在家里过一日。
陈玉贵也想跟叔祖说说话,说说今年的打算。
他们家人多地少,过完十五就得做打算了,这边能不能成他还不确定。
女人们去了灶间,又收拾了一桌菜饭。
“少弄点就行,都还没怎么饿。”陈袁氏客气着。
也不全是客气,过年期间家里饭菜油水足,再加上还备着各色小食,还真是都不太饿,俗称“年饱”。
因为过年,就没有遵循平日食不言的规矩,大家边吃边热热闹闹的说话。
陈家大郎问袁伯驹他们:“宋家的孩子们都玩啥?”
对富贵人家的生活很好奇,他们只是从小听过娘讲过她叔祖以前家里的规矩和习俗,并没有真正见识过。
袁季驹:“没玩啥,就是有个大屋子,里头放了好多种兵器,他们就在那打架玩。”
袁少驹告状:“梁家的那人好没道理,跟学里的夫子似的,一直拉着俺大哥问这问那,
估计是他自己平日不好好学,怕过完了年到了学里夫子提问他答不上来,让俺大哥教他呢!”
童言童语惹得大人们发笑。
陈袁氏和杜氏就跟着追问梁家的孩子都怎么问的。
袁伯驹回答着,杜氏越听疑惑越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