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三章 红衣立桥头(第 3/4 页)

    为了目睹挂剑的盛况,武陵忍痛花了五文钱去买了串糖葫芦。

    小小年纪就只知道吃,武陵决定给小孩上一课。

    “给!”

    小孩满脸洋溢着欣喜,吞了口口水,伸手要来接糖葫芦,武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回来,咬去前面一颗。

    武陵咬着一颗,含糊笑说道:“你的位子只值这个钱。”

    小孩的脸转眼变色,哭丧着脸瞪了武陵一眼,但还是乖乖接过糖葫芦。

    不过他可不想就这么算了。

    凡事都讲究公平。

    小孩一只手把糖葫芦拿着藏身后,接着往另一只手吐了一把口水,然后抹在梯子上。

    这一幕看得武陵目瞪口呆。

    小孩从梯子上跳下,拍了拍屁股大摇大摆而去,走出几步后,还没忘了给武陵一个鄙视的手势。

    “还真是古灵精怪!”

    武陵哭笑不得,但还是给小孩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小孩离开后,武陵爬上梯子,由于小孩在踏脚的地方抹了口水,他只能站着看。

    武陵定眼望向拱桥下面,只见一个光着膀子的壮实汉子,双手捧着一把雪亮的宝剑,站在船舱上。从壮实汉子手臂上青筋与脸上咬牙的神情来看,他手上的剑应该不轻。

    在壮实汉子旁边,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拿着红布条,要绑在剑的剑柄上。老者上了年纪,手脚已经不灵活,颤抖着的手,忙活了半天,才把年轻人三两下就能系好的红布条绑好。

    老者是白氏家族最大的一辈,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主持给拱桥挂斩龙剑的仪式。

    眼下这条拱桥,在扶风地方志上,被称为白家桥,不过附近的人与白氏家族的人,都喜欢叫它跨九沟。就像桥下的墨河一样,地方志中称呼为墨河,而老百姓更多叫它拐龙沟。

    对此老百姓也理解,毕竟地方志是给外人看到,名字起好听点好记点无可厚非,总不能让人听了,觉得扶风镇是某个村角落。

    人嘛,面子还是要的。

    相比白家桥,跨九沟桥名字的由来,相对要久远一些,由来也比较简单,墨河上一共有九条桥,自南向北,流入自西向东的松香江,跨九沟,在最北边,因此被叫跨九沟,而墨河最南的拱桥,则叫跨一沟,以自南向北为序而名。

    其它八沟的斩龙剑,已经换了好几次,而跨九沟的斩龙剑,自三百多年前地方志编写以来,还是第一次更换。

    白发老者把红布条绑好,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从船首走上船舱顶部,帮助汉子把剑挂到悬挂在古桥下的链子上。花甲老人比起暮气沉沉的白发老者,不亏是年轻了不少,三两下就把剑挂了上去。

    剑挂上去之后,白发老者掏出几把米撒在河里,嘴上念念有词。

    武陵侧耳认真听了一会,但相隔实在太远,再加上老者声音小,还含糊不清,他并没有听清老者在念什么。

    岸边白氏家族的人,在这时候,不停地往河里倒下食物。

    这个仪式过后,白发老者在花甲老人耳边说了几句。花甲老人原本神采奕奕的神情,变得为难起来。

    白发老者让找一个穿红衣的年轻男子,站桥边中央念《挂剑令》。

    花甲老人一直以为白发老者已经安排好了人,于是并没有去安排。如今这个特殊时期,谁愿冒着被狐鬼杀的风险穿红衣。

    这一时间得上哪找去?

    但白发老者是族里辈分最大的人,说起话来,比他这个族长还有有威信,要是惹其不满意的话,一句话就能罢掉他族长的位置。

    花甲老人只好硬着头皮拱手朝人群中大喊道:“白氏家族需要一个穿红衣的年轻人站在跨九沟上念挂剑令,如果谁愿意帮忙,白氏家族愿意出三十两银子作为赏钱。”

    此话一出,岸边的人三五成群议论起来。

    三十两银子这个价钱,的确让不少人心动,但无论是赵剑一的死,还是这些年来多个身穿红衣的新郎死在洞房花烛夜的事,像悬挂在桥下面的斩龙剑一样悬挂在人心里,给心动的人破了一盆冷水。

    扶风有狐鬼爱杀红衣的事,早就到处穿得沸沸扬扬。

    没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剑来 彼岸之主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仙逆 洪荒之青虚 我师叔是林正英 冰河洗剑录 武圣! 谋局 诡异降临 玄鉴仙族 洪荒:截教副教主 不朽凡人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剑啸灵霄 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