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君子来往(第 2/4 页)
这是读书人的必经之路。
“借武兄吉言!”
皮于洲笑了起来,说道:“那我先行告辞,我们有缘再见!”
武陵拱手说道:“有缘再见!”
皮于洲离开后,武陵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原本打算回客栈的他,现在又得改变行程了。
武陵转身回头,打算现在就去登天星楼。
天星楼和白家桥一样,都是扶风镇地方志上的名字。不过相比白家桥,在地方志外被叫做跨九沟这种俗名,天星楼则好了很多。
文人喜欢称呼它为天宝阁,而武人则把它叫群英殿。
一座临江而建的楼,即被人叫殿,也被叫做殿,实属奇怪。不过叫多了以后,人们便已经习惯,同时也忘记了有什么不妥。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天星楼每一层都对半而分。
一半挂着各大名人的诗词绘画,另一半则放着古之英杰的灵牌。
天星楼高九层,就在墨河流入秋明河出口的对岸,非常明显,并不用去问路寻找。
武陵刚走上横跨在秋明河上秋明桥,就在桥边看到对岸有有个熟悉的小身影,在那里一阵忙活,看样子似乎在生火。
这是打算生火弄好吃的?
武陵倒希望是,这样说不定还能蹭一顿吃的。
武陵带着好奇快步走了过去。
忙活了好一阵的徐支颐还是没有用手中的火石子点着火,这一刻她多么想天上掉下一个火折子,这样她就不用在一直敲来敲去了。
虽然遇到了麻烦,但徐支颐并没有放弃,而且还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她必须在天黑之前把一切弄好,不然等回家了,又没饭吃,还要挨一顿骂。
忙活得过于入迷,徐支颐并没有发现武陵的到来。
武陵没有急着打扰徐支颐,而好奇看一圈周围的东西,想看看她在做什么。
让武陵可惜的是,一旁的石台的破碗上,并没有食物的影子。
“黑土?桂花?还有……?”
武陵想了好一会,也没有明白徐支颐要做什么。
在石台上还有着一碗花生粒大小,黄色透明,不知是何物的东西。
见徐支颐忙活了好一阵都没有把火点着,武陵取出火折子,把火折子,从她后面递了过去,说道:“你似乎需要这个?”
“谢谢。”
徐支颐想都没有想就把火折子接了过来,同时跟着说了声谢谢。
这一过程,徐支颐投头都没有抬。
等把火点燃,徐支颐才发现不对的地方。
她赶紧抬头,当看到是武陵后,拍了拍小胸口,说的道:“原来是你,吓死我了!”
武陵笑道:“怎么,做亏心事了?”
“是你老是神出鬼没,不被你吓到才怪。”
徐支颐把火折子递给武陵,说道:“不过不管怎样,还是得谢谢你。没有你的火折子,我都不知道要什么时候能把火点着。”
武陵好奇问道:“你又是黑土,又是桂花的,这是要做什么?”
“黑土?”
徐支颐愕然,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武陵说的是什么。
这里的土地都是黄土,哪来黑土?
不过没一会,徐支颐的小脑袋瓜子就反应了过来,她拍了拍小脑袋,然后起身指着那破碗里黑色的粉末,说道:“这是刮下来的锅灰。”
“锅灰?”
武陵傻眼愣在原地,而后尴尬说道:“是吗?那这些黄色透明,看起来软乎乎的东西是什么?”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