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真社会性(第 2/4 页)
“而除了普通人中较为广为人知的膜翅目的蚂蚁、蜜蜂、胡蜂,以及蜚蠊目的白蚁之外,哺乳类生物中,只有两种鼹鼠,具备【真社会性】。”
“就连我们人类,都不能算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真社会性生物——”
“因为我们目前而言,还没有进化出【繁殖分工】的能力”
“而我们平日里熟知的‘白蚁’,其实并非是‘蚂蚁’的同族,在血缘上,它们更像是某种蟑螂的近亲。”
“而我之所以要提这个,就是因为,在真社会性的进化程度上,不同目,甚至是不同蚂蚁之间的区别,都很大。”
“简单来说,就是【蜚蠊目】的‘白蚁’,在真社会性的进化程度上,要普遍高于【膜翅目】‘蚂蚁’。”
“有些蚂蚁甚至欠缺基础的筑巢能力,比如臭名昭著的‘行军蚁’。”
“不过,‘白蚁’的真社会性虽然高,但因为欠缺强有力的外骨骼,所以白蚁的战斗力,要普遍弱于【膜翅目】的‘蚂蚁’。”
“在生物竞争中,甚至会出现‘蚂蚁’攻击‘白蚁’巢穴,从‘白蚁’蚁巢中掠夺虫卵,放到自己的巢穴中孵化,令‘白蚁’幼虫成为自己族群的奴隶从事生产,而自己则专职负责对外掠夺的‘****蚂蚁’。”
“所以,如果你问我‘蚂蚁’能不能进化出战略战术的规划能力,我只能回答。”
“有可能。”
“但理论上,食蝉蚁应该不会像莱昂纳多描述的那样,突然进化出这种能力——”
“除非这就是它们本身就具备的族群能力。”
“而之前只是因为物资与环境不足,所以没有特化出来。”
袁小乐一口气结束了对食蝉蚁的分析。
而林怀恩虽然听得有些云里雾里的,但他想了想,大致还是总结出了袁小乐的意思:“也就是说——”
“袁小乐你认为,在第五层出现了一种未知的新型食蝉蚁。而这种新型食蝉蚁,要么具备暗杀能力,要么具备一定程度的指挥能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