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人工光合作用(2)(第 3/3 页)
至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和甲烷。甲烷和过多的二氧化碳直接排出去,水可以继续用来电解。
说实话,氧气一直处于不饱和状态,当然,在密闭空间内,不能实现纯氧环境,需要一些氮气更适合人类呼吸。
早年间,还使用碱金属过氧化合物等化学物质释放氧气,同时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
国际空间站由于偶尔会发生太阳能电池板故障,无法给电解水提供足够能源,就会采用这种方式供氧。
作为应急供氧设备,现在的天宫空间站以及广寒宫月球基地内,一样备用有高氯酸锂制氧设备。
而作为只要氧气来源的电解水也存在几个问题,制氧效率、电能源消耗、电解水的来源补充、电解得到的氧气只是常压氧气。
相比于电解水的方式,人工光合作用技术要高效率、安全的多。
至于二氧化碳的去除,由于载人舱是密封的,无法通风,所以宇航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在舱内积聚,二氧化碳浓度将升高,引起二氧化碳中毒。
因此空间站内生命保障系统还得把二氧化碳去除掉。在这方面,鹰酱和兔子的做法大同小异,都是采用的化学固定方法,只不过一家用的药剂是氢氧化钾,另一家是氢氧化锂。
之前还在服役的国际空间站的舱外有一个巨大的紧缩罐,就是氧气储存罐,现在天宫空间站也有一个相同的设备,要不然氧气还真的不够用。
而且,空间站内都属于气密舱,但是这个气密并不是绝对的一点都不泄露,各种开口和管路电缆穿舱孔多少会漏一点气,导致舱内气压下降。
就需要一直补气进行加压,保持太空舱内的气压稳定,之前国际空间站内因为设备老化就一直发生气压降低,气体泄露的情况。
如果未来使用人工光合作用作为制氧机的话,空间站内的居住环境能好上不少,生命保障系统也不用那么复杂去处理二氧化碳和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