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东水西调(第 2/4 页)
之前在西北建设的盐碱水淡化设备,虽然可以解决一时的用水需求,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的话,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改善,淡水需求量也会呈指数型增加。
大量开采地下水,对于生态的破坏虽然一时看不出什么,可长期发展下去,地下水循环得不到即使补充的话,早晚会有枯竭的一天。
整条东水西送项目的线路,东起东部的海湾,途径平原、黄土高原、沙漠,最后送到了隔壁。
可以说横跨整个国家,投入资金也是以上千亿rmb为计,但给未来带来的经济效应同时也是无法估算的。
有了从海水调过来的水资源,将彻底改变中部、西北部地区缺水的问题,而且还不用担心过度使用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的问题,生态环境也将进一步得到保护。
生态环境变好之后,这些地方的耕地都将变得适宜耕种,生活环境也会有极大的改善,这样一来在土地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外部投资才会便于转移,一改西部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面貌,同时还可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有了充足的水源,植树造林工作才能更好的发展,生态环境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变,而且最重要的是有了充足的水源之后,农民通过种植果树一样可以获得大量收入。
虽然整体东水西送工程水资源运送的成本非常高,不过随着电力资源成本的降低,当地经济的发展,这项成本也会越来越低,而海水其实算是取之不竭的。
当林浩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间,在机场,徐鹏他们也特意来迎接他。
徐鹏得想办法说服林浩肯在海水淡化技术上进行投资才行,所以才会请林浩亲自到西北地区设身处地的看一看。
“林董,李总欢迎、欢迎各位。”
从机场一出来,徐鹏就看到了林浩一行人的身影,这次出行,林浩还带了李铮,十几个人还是非常容易辨别的。
“徐教授,你就别客气了,大家都是朋友,用不着这么客气的。”
看着徐鹏有些紧张的表情,李铮立马上前安慰起来。
这应该是林浩第一次在这个季节到这里来,北方的秋天才叫真的秋天,可以看到大量落叶,气温里有着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和金陵一定都不同。
林浩他们这次来的是省会城市,也是东水西调计划中的中点位置,如果将来整条输水线路建成之后,这里枢纽的意义将格外不同。
徐鹏已经在这里呆了一整个夏天,每天都在和专家顾问组成员进行研讨,从线路选点到技术难点,都在讨论范围之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