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混沌64(第 2/3 页)
除了这两大垄断性架构以外,近几年还有一个架构被受关注,那就是诞生于鹰酱berkeley大学,后来搬去瑞士的risc-v架构,同样是开源指令集。
不过跟“混沌”架构的区别就是它一样要进行专利授权,才能够使用。
其实国内也有自主开发的使用mips指令集的商业龙芯cpu,还有在超算太湖之光中使用的专业申威芯片。
这些可以说一直是国内官方使用的芯片,不过它们都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够开放,国内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
使用把市场拱手相让给x86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是林浩坚持开源“混沌”芯片架构的原因。
让更多的公司加入到“混沌”芯片架构的开发中来,才是市场化、商业化的表现。
随着开发者大会的进程早已过半,劳逸轩马上介绍起了“混沌”芯片架构的性能。
“混沌”64芯片架构作为复杂指令集架构,更适合在服务器芯片上使用。
经过在芯片上测试,使用“混沌”架构的芯片在低功耗模式下耗能比x86要低很多。
i7处理器平均发热率为45瓦,使用“混沌”架构的芯片发热率最大瞬间峰值大约是11瓦,仅有四分之一。
但性能方面并没有什么差距,反而更胜一筹,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在超频状态下功耗比x86高了5.2%左右,这些都有待于后续的优化。
“混沌”芯片架构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开放性。
在使用“混沌”芯片架构编译器时,使用者可以结合自身需求来进行编写自己需要定制指令来加速特定的用例、嵌入式和物联网应用程序。
可以说这样说,x86无法做到arm的功耗,而arm也无法做到x86的性能。
现在又多了一个“混沌”架构,性能方面可以比肩x86,甚至还优于x86。
而且按照星空科技集团的研发计划,在将来的pc端星火芯片上也将使用这一架构,芯片性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