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雒阳政变(第 3/4 页)
“钱不够的话,那就从修葺东城方面的预算在调拨一下吧?”诸葛亮抬头看向李严:“雒阳暂时无事,城墙虽旧,但还足够支撑,不需要再进行大规模的修葺。”
李严犹豫道:“陛下临出征前曾言,要用筑造襄阳的三合土来重新修葺雒阳外墙,如此才能保证雒阳的城廓和襄阳一样坚固,大司农已经按照陛下的旨意调配运筹了,属下纵然去找大司农,只怕他也未必肯依。”
“我亲自找他去说。”诸葛亮拿起桌案上的白羽扇,轻轻地扇了一扇:“而且不就是陛下一句话的事么?只要是陛下传旨,大司农纵然有千般理由,也推拖不得,回头我就立刻亲自写奏疏给陛下,请陛下在前线就把这事定了!”
张松砸吧砸吧嘴,道:“令君,难道你看不出来?修葺雒阳城廓虽然是陛下给大司农下达的旨意,但大司农如此卖力的去办此事,实乃是中间有一些……有一些利益牵扯的,你绕过他直接去找陛下,恐会惹他不快。”
“不快就不快吧。”诸葛亮淡淡道:“前代衰微,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借公谋私的行径,大筑外墙,不论用工用人,都必将有巨耗,谁不知道这是个肥事?但就算是要肥己,也要有个先来后到!该做的事,亮绝不让步。”
李严和张松不由彼此惊讶的互相对视。
看不出,这个风度翩翩,儒雅非常的诸葛令君,居然是个铁腕硬茬子,当真是没有想到!
难怪陛下将三独坐的重要位置给了他。
“令君!”
随着一声高呼,却见周瑜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
“公瑾兄。”
诸葛亮站起身,向着周瑜拱手做礼,周瑜亦是急忙回礼。
“令君,雒阳好像要出大事!”周瑜的语气很是着急。
周瑜雖然是降將,但被刘琦安排在尚书臺,诸葛亮对他也并不嫌弃,反倒是予以重用。
这让很多尚书台的人都很疑惑,有些人甚至还有所不满。
庞统就对诸葛亮提过,周瑜是孙坚的心腹,又是孙策的把兄弟,不可过于信任。更何况,他还是咱们的手下败将,何必对他这般礼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