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我要去问问刘琦(第 2/4 页)
但是和预想不一样的是,率兵前往南郡的刘磐在中途折了回来并加固了长沙的城防。
刘磐加太史慈,这对组合本来就令江东军忌惮……可事到如今,战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孙策也只能是派兵强攻长沙。
但经过刘磐和太史慈精心设防的长沙城,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攻陷的?
数日之间,孙策发动了不下十次进攻,但都被刘磐和太史慈打退。
长沙城这些年来,也赠筑了不少。
因为荆州方面已经研制出了三合土,故而襄阳和长沙这样的巨大城池,其城墙的防御能力已经是大大增强,比之后世的砖城强度,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长沙城是荆南的中心,布局防御也非比等闲,长沙目下是双城墙的布局,有内城和外城两城,而长沙的外城比较特殊,建筑面积较大,并不只是囊括城门一处,而是在内城的外面又筑了一座城,像是一个‘回’字形一样。
内外两城均为三合土制成的土城,且都有护城河拱卫。护城河水来自湘水分支,水自城西南引入,出护城河入另一分支。内城城墙高约四丈,护城河宽三至五丈不等,水深一丈有余。
在这样强大的防御工事面前,孙策军攻城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孙策乃是孙坚之子,面对困难他也不会服输。
孙策指挥士兵们疯狂的向着长沙城进攻,江东军的士兵们也确实悍勇,面对如此坚固的城墙,他们奋勇鏖战,不畏死亡,打起仗来和不要命一样。
其实刘磐和太史慈依靠外城是完全与孙策的兵马有一战之力的。
但他们二人却没有这么做。
外城和内城的距离,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在方寸之间,当初刘琦鼓励刘磐花费大人力和大量的资金修葺外城,不是让他以外城为最终屏障死守来用的。
利用外城来消磨对方的锐气,同时保全守城一方的有生力量,这才是建立外城的最终目地。
孙策军连续攻城二十日,花费了无数的心血殆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终于夺取下了长沙的外城。
但事实上,刘磐若是想要继续死守,是完全可以继续死守的,但他偏偏放弃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