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如何发展?(第 2/4 页)
廷议期间,蔡瑁和蒯良向刘表举荐了一些人才,二人加起来共举荐了六十余人,皆是蔡、蒯两氏族中之人,或是与两族交好之人。
刘表既没有驳,也没有允,只言容其斟酌。
一众人等商讨到日落,方才散去,刘表谢绝了蔡、蒯两家人的晚宴邀请,决定留在官署自行小食。
来襄阳城的第一顿晚饭,刘表想和儿子一起吃。
……
父子两人的饭菜很精致,一漆盘青菜,一鼎烤鹿肉,一樽菖蒲酒,外加两碗稻米饭。
五谷有贵贱——在这个时代,贵稻贱麦,普通百姓是以连同壳、皮、麦麸一同蒸煮的麦饭作为主食,亦被称之为贱食,而像刘氏父子今日吃的稻米饭,或是用稻米磨粉做成的“饵”,寻常人和平时期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更休说现在是战乱时期了。
刘琦和刘表没有分食,两人坐在一张长案两面,一同进食。
刘表年纪大了,饭量不多,吃不了一会便放下了筷子,慈祥的看着刘琦吃。
刘琦发现刘表不动了,抬头看向他:“父亲怎么不吃了?”
“为父饱了。”刘表笑呵呵地道:“年纪大了,吃不下太多,汝多食些,莫要浪费。”
刘琦点了点头,没有客气也没有拒绝,虽然是半道父子,但他能感觉出刘表对他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真情实意。
也只有在这个老人的面前,刘琦才可以放下自己的成熟与做作,做个真正的少年人。
在刘琦进食剩下的时间里,刘表一直没有说话,他不想打扰他。
只待刘琦吃完了最后一口,刘表方才缓缓开口道:“吾儿,你可还记得,咱父子多久没一起共食了?”
刘琦仔细的回想了一下,道:“差不多应该有两年了吧?”
“两年零三个月。”刘表叹了口气道:“这么久了,为父一直在雒阳谋事,少有顾及你们兄弟三人,仔细想想,为父着实是对不起你们兄弟。”
说到这,刘表的眼眶中又有些雾蒙蒙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