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四十章 断根(第 1/3 页)

    杨彪的意思堂溪成明白,经学世家掌握着这个时代最为稀有的经学资源,在察举制和入太学的制度流程牵引下,这些世代小心翼翼保护着传经的家族,等于攥着通往仕途的独有通行证。

    这是他们在大汉最重要的筹码——仕途垄断。

    但是现在,刘琦现在却要将这些百余年来,被他们小心翼翼保护的珍贵资源放开往民间。

    物以稀为贵, 家传经卷注释的珍贵,就是在于它的稀有性和不可复制性,但如今,印刷行业的突然问世,将彻底打断这些士林家族对文化的垄断机制。

    堂溪成一边替杨彪抚胸顺气,一边道:“杨公, 其实你也不用过于生气,陛下推广造纸和工坊,要刊印经学,那是他的事,我们管不着他……但我们自家代代相传的经学典释,咱们就是不拿出来刊印,又能怎样?陛下还能逼着我印不成?”

    杨彪的脸上露出了苦楚之色:“陛下他现在就是在逼着咱们主动交出来印啊,而且是越快越好,咱们现在若是不印,再过十年二十年之后,你纵然想拿出来印,只怕都没有人会愿意给你印了啊……唉!”

    堂溪成大惑不解:“这, 这是为何?杨公此言,恕小侄不甚了然。”

    杨彪攥着堂溪成的手,道:“贤侄, 你还是太年轻啊,不及陛下深算,更不及他的狠毒……汝父典公昔日在世之时, 与蔡伯喈等共同正定六经文字, 立石碑于太学门外,当时六经碑文当采用何种文体,古文经学派和今文经学派争执不下,几乎都要酿成整个士林界的巨变!”

    杨彪所说的事情,是指堂溪成的父亲堂溪典,在熹平五年与蔡邕等人共同正定了熹平石经的文字,立于太学之外,供天下士子抄阅。

    “那个时候,熹平石经问世,六经石碑最终决定采用了今文体,可谓是一举奠定了今文体在六经学界的正统地位,如今陛下要刊印经文广布于世,还设立了什么版税制度,”

    “他先行推广的就是蔡邕和荆州学派的经学典籍,贤侄试想,先行刊印并推广于世的经文,随着普及越广,定会为万人所追捧,并视之为正统经文的代表……当年熹平石经上的经文为天下士子抄阅自读, 越传越广,越传越正, 其他字体的六经, 逐渐便都是旁门了,就是这个道理!”

    堂溪成苦恼地挠了挠头:“杨公的意思是,咱们如果不拿经出来印,日后其他的别派经文一旦通过刊印传播于世,逐渐为天下人所认同,那我们各家学派所藏的经学便会逐渐变成旁门左道……如此,我们还自己留着自己家的经学干什么呢?”

    杨彪直了直身子,道:“正是此理,我弘农杨氏世代研习欧阳的《尚书》,然尚书亦分今古之文,咱们的经文不印,他们的经文大行其世,不出几代人,杨氏家族的经文便不会被世人所认同,拿出来也是废牍罢了。”

    堂溪成闻言,听的冷汗直流。

    他犹豫了半晌道:“我们不愿意拿经文出来,想来其他经学之家也不会轻易拿出来印吧?”

    杨彪摇了摇头,道:“若是都不拿出来,倒也就罢了,但只要有一个人拿出来了,那后面跟随的人就会不知繁几……蔡邕拿了两万四千余卷典藏出来刊印,若是那刘子扬的话是真的,刘琦给他付了那所谓的……什么税来着?”

    “版税。”

    “对,是版税,想来绝不会少,蔡邕如今是国丈,身份超然,家中又无子嗣,早已与皇家绑成一体,他一心配合陛下,而陛下为了吸引天下士人刊印书卷,必然会给蔡邕大量的版税,如老夫所料不错,怕是数亿钱都挡不住,”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晋末长剑 江湖三女侠 沉溺 希腊神话 风声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折尽春风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警军团在废土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万历明君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明神逐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