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数据说话(第 2/4 页)
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但事实上,确实如此。
首先要明确,版权这种事,一般就两种情况,买断和分成。
买断是一锤子买卖,版权卖出后,不管对方通过这部作品赚了多少钱,都与你无关;分成则是对方和你共同拿收益,多了少了,得看市场的意见。
张昀卖给马克的《功夫》,就是这样的分成销售。新世界占70%的票房收益,图仑影业占30%。
所以,《功夫》的版权价格,只有区区的50万而已。
——不过就算买断,《功夫》也顶多能卖个100万而已。
原因就在于那句老话。
大人,时代变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优秀的华语电影经常能卖出不错的海外版权费用。比如老谋子,你别看这位国师现在好像没怎么拍电影,但九十年代零零年代时,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能在海外卖出超过一千万的票房成绩。
然而到得如今,别说老谋子了,就算是华夏全明星阵容,也很难在海外卖出高版权价格来。有些所谓的大片,可能也就只买个几十万刀乐而已。
这并非是华语电影质量变差(虽然确实烂片变多了),而是时代的改变。
事实上,不只是华语电影,凡是非好莱坞片和非英语片,其海外推广都是越来越困难的。法兰西鼎鼎大名的艺术片,如今也只能在欧洲范围内盛行,放到其他地区,同样也卖不动。
这一切的原因,不过是如今越来越智能化的手机,越来越清晰的家庭影院,以及越来越短的各大流媒体平台窗口期,冲击了海外市场而已。
电影想在海外上映,一般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时间延迟。这点延迟在九十年代并无所谓,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却非常关键。
如今的各地区观众,如果想要看某一部非本国电影,他们只需要轻轻松松点几下手机屏幕,就能找出相应的资源,哪怕这个影视作品,根本没在本国上映。
就像当年那部《joker》,大陆地区看不了有什么关系?过上个几天,就有相关资源流出了。
是直接在网络上观看,还是等到本地区上映再去电影院观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