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恼羞成怒(求推荐票~)(第 2/4 页)
也就是不像正常人说话。
平时大家说话的时候,其实很少会有语气助词。没人会在说话的时候说“你怎么这样子呀”、“真是太奇怪了呢”。
如果真有人这么说话,那才真是太奇怪了呢。
张昀之前写的剧本台词,大概就是这种情况。虽然林欣瑶在念台词的时候没照着念,但也觉得怪。
可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从昨天改了那场吻戏后,一切都变了。
剧本结构和剧情走向改了很多,女二凭空增添了许多场戏,剧情重点也不是在男女主的爱情坎坷上,而是真正聚焦女主和女二的“星途”,通过两者不同的“星途”,展现主角的正能量。
除了剧情,后面的剧本改变极大的,还有台词。
干净利落,几乎没有一句废话。
不管是编剧还是作者,新人们总是喜欢用大量的文字去将某个场景或剧情描述得详实具体。尤其是编剧,新人编剧们最愿意做的事,就是将所有的事情都用台词来解释清楚——毕竟他们只能用台词描述一切——以保证观众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剧情和意图。
这就导致会台词里会出现很多没用的废话。
比如某电视剧里,因为房间闹蟑螂,女主让男主帮忙抓蟑螂。镜头给到了泡面,男女主的对话却是:
男主:“你是不是吃了泡面?”
女主诧异:“你怎么知道?”
男主:“吃完的泡面一定要扔掉,否则会引出蟑螂。”
这三句台词,两句是没用的。
首先我们说,镜头给到了泡面,那么男主应该省略掉“你是不是吃了泡面”,直接对女主说“吃完的泡面一定要扔掉”。
因为泡面镜头已经告诉我们女主吃泡面了,男主不必再多此一举。
不过,即便镜头没给到泡面,台词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男主自然可以问“你是不是吃了泡面”,但女主绝不应该露出惊讶的表情说“你怎么知道”。
现实生活中,不都应该点点头说“嗯”吗?
同理,诸多影视作品里反派最愿意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知道的”,搞的好像他的计划和阴谋有多么的天衣无缝一样。
虽然艺术化的演绎需要这种戏剧效果,但画蛇添足的戏剧效果会显得很尬。
之前的剧本台词,张昀犯的就是类似的问题,而现在的剧本,这种问题全都不见了!
真不像一个新人编剧能写出来的东西,分明是一个实战丰富的老编剧的产物!
“昨天说要把自己的剧本改好一点,这哪里是改好一点,实在是好得太多了。”林欣瑶自言自语,“既然能把剧本写得这么好,为什么之前不写呢?难道梦里还真让他的编剧功力提高了?”
“林老师,您说什么?”见林欣瑶捧着剧本喃喃自语,站在一边的小助理好奇地问。
“没什么。”林欣瑶回过神,笑了笑。
忽然有个念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