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67章 敲骨吸髓(第 2/2 页)

      赵兴惊呼:“这么多,这可比当年徐光启督师冀镇时候,七千人,能战之兵百不足二百多多啦,王将军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尽忠笑道:“我们这一带,都是一代代的传下来的军户。现在施行募兵制,我就在原先的军户里挑选了精壮者招募,挑选也算严格。更因为我们这里经常受鞑子打谷草的侵袭,战斗不断,自然也就淬炼出来了一支能战的将士。而真正的功劳,先前的时候,陈策先生能让将士们吃饱,吃饱了就能训练战斗,所以才有这么多能战之兵。”

      赵兴闻听更感兴趣,在这个年头,能让这些将士吃饱,简直就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于是立刻向陈策请教:“先生是如何让将士吃饱的呢?”

      陈策转身,从墙角的书箱里,拿出了一本翻看都破烂的书,双手奉上:“在下也没有通天之能,只是得了这本书,按照书中之法,发动将士家属耕作罢了。”

      赵兴双手小心的接过,看到书目《农政全书》当时就大喜,他可知道,这是徐光启对农业最全面的著述,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本最权威,最切合实际的农业宝书。

      陈策介绍道:“当年徐大人父亲去世,徐大人回家守孝,恰逢江南水灾,农田尽淹。大人十分忧心,恰在此时,他的一位朋友提到,福建一带从外国引进了一种高产农作物甘薯,极易成活。

      徐大人立即让朋友带来一些秧苗,开荒试种,果然丰收。于是他把种植心得编成小册,发送乡邻。本来只在福建沿海种植的甘薯就这样得以在江浙推广。

      几年以后的初冬,守孝后回朝不久的徐大人,因与大臣们政见不合,一气之下,告病到天津闲住,继续试种甘薯。他发明了地窖保温技术,成功地将这一高产农作物品种,介绍到了寒冷的北方,而地窖储存法也在北方沿用至今。

      在下对徐大人仰慕万分,亲自去他门下求教,才获得这本宝典相赠。于是拿回来,在这一带播种储存,产量虽然不如江南,但也高过谷子小麦太多,才能维持将士及其家属温饱。”

      赵兴恍然,自己只知道有这本书,却不知道内容。感情这时候,地瓜这种高产的东西在中国就已经有啦。至于为什么北方其他地方没有大面积播种,等以后自己一定好好的探讨一下,若是现在就问,说不得又跑题了。

      “既然能维持将士及其家属温饱,那怎么又被逼哗变呢?”赵兴不解的询问。

      王尽忠嘿了一声,气愤的一拳砸在了桌子上。“由于我们的将士平时训练之余,就行耕作生产,才勉强维持了温饱。也经过这么些年,将开荒出来的生田,养成了熟地。可也正是如此,三边总督招抚流寇手中无粮,不但断了我们本来该有的军饷钱粮,还强令我们成为军屯,上缴大部粮食,而最可恨的是,他们不要甘薯,要的是麦子。这赤地千里,我上哪里给他掏弄麦子?”

      赵何也愤怒的道:“更可恶的是延绥那个岳和声,看到我们这里是块肥肉,竟然跑来说,军户已经形同虚设,大家开出的土地应该做为国家之有。更厚颜无耻的说什么,当初大家开垦土地,也已经两三年没有收缴赋税了,现在必须缴纳赋税以及辽饷,合计每亩达到了一两二钱,再因为是军户,折算徭役银子二两一钱九分。天老爷啊,这一算下来,一亩的赋税徭役竟然需要缴纳三两三钱九分。一亩地的产出也不过是一两多点的核算,这不是要人命吗。”

      王尽忠再次敲打桌子:“种地赔钱,不缴纳那沉重的赋税徭役,就让我们交出土地。拖欠五十多月的军饷钱粮,又变着法的抢夺了我们的土地,我们不哗变闹饷,我们怎么活?”

      赵兴闻之也不得不同情边军之苦,憎恶官吏贪婪了,这也太不做人事讲道理了。

      但想要用岳和声案子整肃下西北吏治,赵兴太过想当然的乐观了。他发现,即便是皇家亲军锦衣卫和自己的北镇抚司,也撼动不了这黑暗的官场。

      听到大家的诉苦和怨气,赵兴决定,既然自己从上往下不行,那就从下往上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星海王座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