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礼部新气象(十二)(第 3/4 页)
“那你怎么知道清军用阴的?”丁帅民喝道。
被这么一喊,孙存仁倒是有点冷静下来,“我先问了几句,大家都说清军用阴的。”
“去医院问!”丁帅民大喝。
天色晚了,双方各自收兵。华夏军司令部里面人头攒动,参谋们按照问出来的情况,开始画最新清军阵地布置。在他们忙碌之时,各师来的首长与礼部成员在下面议论纷纷。
等图画完,孙存仁就走到黑板前,对大家介绍了清军的阵地布置。
战场上能看到的是清军挖了半腰深的壕沟,让清军跪在里面开枪。
听到这里,大伙都皱起眉头。挖掘战壕一点都不奇怪,隐蔽自己,方便运兵。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华夏军很早就采用了。
清军挖掘工事,有一部分是铁家伙。大部分还是木质工具。所以利用地形搞出些工事,也不是不可能。根据熟悉这片地方的人所讲的情况,清军不可能弄出藏了大量人的交通壕。
到现在为止,清军的交通壕都是笔直的,炮弹打进去,那就是一群人要完蛋。而且根据炮兵搭起的高台观测,不少炮弹打进了清军那很窄的交通壕里。不可能让清军有这样的手段。
抱着这样的疑惑,众人听着丁帅民继续讲。很快,大伙就惊了。
从外面看,清军不过是学着挖沟高防御,冲进去的华夏军人看到的又大大不同。其中一个受伤最重的排长,在临死前的回光返照时刻,讲述了他所看到的。
清军的竟然在壕沟靠外边,挖了藏兵洞。等华夏军冲进清军阵线,突破了防御之,把被撕开的清军阵线抛到了后面。结果被藏兵洞内的清军冲出来从背后袭击。这才出现了陷入重围的局面。
有些人眉头紧皱,被清军的这样变化给惊到了。就在沉默中,突然有人喊道:“这不就是陛下所说的反斜面战壕么!”
此言一出,不少人登时明白过来。于是会场里立刻惊呼声一片。
所谓坑道,最早是从猫耳洞发展来的,猫耳洞就是在堑壕的内侧或外侧壁上再挖一个洞进去,最小的猫耳洞只能容一个人蹲在里面,这就解决了炮弹落到堑壕里爆炸,只要它不是落在你面前,它就不会对你产生杀伤。
但是如果炮弹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直接落到你所在猫耳洞的面前,里面的人还是会受到杀伤。那怎么办?继续往里面挖,如果还可能被敌人打到,那就拐个弯,拐个弯之后,敌人的炮弹就很难直接杀伤到人了。
这样的猫耳洞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最早的原始坑道“马蹄型坑道”。左边一个猫耳洞挖进去右拐,右边一个猫耳洞挖进去左拐,在里面两个猫耳洞就连接起来了,这就是最早的坑道工事。
所谓反斜面坑道,指的是坑道口向着自己阵地的方向。其中的一大目的就是在敌人冲进本方阵地之后,让部队能够从敌人后方实施包围的坑道。
华夏军年轻军官们都被这样的变化给惊到了。因为这些知识只是在军校讲过,实践层面种也就是进攻壕沟。目的是双方都在壕沟里对射的时候,能够靠近敌方。
这还是年轻军人们面对演习中残酷的设定才不得不学习的战术,要是老兄弟们打仗,那就是排开阵列,平推上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