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礼部尚书(二十二)(第 3/4 页)
吏部这一职权部门定型了,但其所管理的事务,其部门职责还是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总的来说,就是负责管理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的。要说吏部的职权大不大,确实挺大的,都负责管理其他各部门官员的任免、调动了,这还不是掌握了其他官员的生杀大权么!所以,隋唐时期,就将吏部直接列为六部之首了。
自己在礼部里面管人事,当然要把这些承担起来才行。龚宇赶紧应道:“陛下,臣还得多请教陛下,到底以何种标准为礼部人员标准。”
龚宇本以为霍崇可能要卖关子啥的,不成想霍崇爽快答道:“标准很简单。礼部里面不要不干活的人。夸夸其谈的文人,想成为礼部成员。在我活着的时候,他们不要做此想法。”
听着如此精准的回答,龚宇只能点头,“谨遵陛下教导。”
各个委员选出,经历了一年多的礼部事情终于进入了尾声。到底是哪一位礼部成员能够成为礼部尚书呢?众人都憋了劲头。
霍崇却又开口了,“礼部尚书,三年一任。请同志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投票,我会根据投票结果,发布谁是礼部尚书的公告。那么,请开始吧。”
龚宇得知自己以一票之差败给了罗义仁,发现自己竟然没有无比失落。固然是因为拥有了礼部内人事安排的权限,此次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有赚到的多不多的分别。
同样,礼部尚书竟然是定期选举的说法,让大伙都有些心平气和。
按照规定,礼部尚书是个责任制的职务。如果任期内没出问题,三年一次,定期选举。
如果出了问题,由选出的各个委员决定是否召开礼部会议。或者由皇帝霍崇下令召开礼部会议。对事情进行讨论,对于是否重选礼部尚书做出决定。一旦决定,那就要重选礼部尚书。而新的礼部尚书,从上任开始,就继承上一任的任期。等任期结束之后,再进行新一轮选举。
归根结底,礼部看着是一个谈理想与现实的清贵部门。然而礼部又是一个极为讲究责任政治的部门。
想到礼部尚书要承担的责任,龚宇都有点同情罗义仁啦。
罗义仁倒是没有丝毫自怨自艾。他把于浅请去,请教起关于于浅在部队里面进行思想建设的事情。
于浅并没有藏私,就把自己的案例大概讲述一下。说完之后就告诉罗义仁,此事着实不容易。便是礼部成员,也拥有太多层次与不同看法。想统一想法,完全做不到。
“我本就没有想统一大伙水平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于支部长的做法很有效,能帮着大伙认知事情。”
于浅赶紧答道:“那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先生和大师姐教的。他们若是不教,我怎么会懂这些!”
罗义仁听到这话,心念一动,竟然有了想法。等工作完毕之后,罗义仁去见了霍崇。却见钱清在霍崇这里,两人泡了茶,明显是想喝茶聊天。罗义仁正想走,却被霍崇叫住。
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罗义仁当即就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陛下,臣以为,要培训出一批懂逻辑的,分到各个部门,尤其是在礼部内。对各种事情进行逻辑分析。尤其是对大伙的言行做逻辑分析。”
霍崇笑道:“这办法听着很美,真的执行起来,或许很难。”
罗义仁连忙点头,“臣知道。现在有几个真的懂逻辑学的,臣知道的人里面,只怕一只手的数都没有。可不这么做,只怕是更多政策反倒伤了陛下英明。”
钱清听到这话,微微一笑。霍崇叹口气,“算了,这等事的确可以试着做一下。反正满清本身毫无威胁,若是华夏能推进到讲逻辑的地步,也的确是个大进步。不过……呵呵。”
“陛下想起谁来?”罗义仁跟着凑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