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礼部尚书(六)(第 3/4 页)
“……所谓封建,分诸多层次。基础就在生产力水平。在道路不通的古代,自然是邦国。若是事事都由朝廷管理,且不说朝廷有没有那么多人管理,光是往来的速度就跟不上。朝廷只能分封,由各国治理地方,又令等秦朝确立中央统一,修建道路,确立邮政。而秦朝的生产力的确比周朝提高很多,这才有了大一统国家的基础。然而汉初也依旧没能继续大一统,而是采取了分封制度。这才有了之后的许多事情……”
罗义仁对自己的能力,才学都很自信。此时在众人面前表现,更是有自信。
下面听课的众人表现得不是很让罗义仁满意。同学们对于此事的反应很是跟不上。
好在备案有,罗义仁很快就切入到现实世界中来。
“人是怎么建立起社会关系的?靠的是身体接触。因为孩子们不能得到照顾,就必然活不下去。所以,本能的让自己更够跟着周围环境走。这也是咱们个人必须和周围的人抱团的原因。”
“罗老师,可孩子们哇哇大哭,快烦死人了。”有学员问。
看来不少听课的人都是有孩子的,听到这话,众人里发出一阵笑声。
罗义仁也有孩子,听到这话,叹口气,“唉。虽然孩子很烦,但是他们若是因为肚子饿了,或者有什么不舒服才哭。还真的有大人把孩子打死不成?我可没见到。”
这么一说,众人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之后罗义仁不说理论,先从表现入手。把人类从小就开始形成的众多抱团反应与大伙沟通。
等两边的基础点都与这帮礼部预备人员达成,罗义仁才进了一步,“所以封建制度也不仅是一种朝廷的制度,也有人类本身的需求决定的。这是生物性在社会意义上的某种投影。譬如,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咱们自家的床边,不会接受陌生人睡觉。哪怕那个陌生人根本无害,咱们也不会答应。大家觉得呢。”
华夏朝廷内的官员大多都不是有钱人出身,读书并不多。然而这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的话,虽然众人并不知道,却也感觉非常对头。
这不是基于历史知识,而是基于身体反应。
罗义仁也没有放松,而是继续跟进,“所以我们的培训要培训大家成为有学有术的人。下节课就是关于和人接触时候的范围。下课。”
果然,下一节课是操演课程。这边的教官上来就开始教授如何是一个危险距离。
这个危险是包括从拳脚、兵器在内的危险程度。而众人要学习,起码是接触如何一个距离是合适的。而课程讲完,就要学习‘拒绝’,也就是推搡。
所谓推搡,就是保证对方在自己安全的范围之外。
许多人并没有学过这些,经过这么一学,不少人都有了很多新鲜的感悟。
罗义仁这边奋力完成他的课程。在没有自己课程的时候,就参加到包括拓展训练在内的各种集体项目之中。
有了安全距离,以及推搡在内的拒绝课程。团体行动中就有了合作培训。
在这样的正反两方面的课程之后,礼部学校就提出了‘分清敌我,分清敌友’的培训。
至于谁是朋友,谁是同志。这样的事情要讲,然而到底怎么领悟,也是一个自我领悟的层面。
自然有人观察这些自愿加入礼部的成员,他们的表现都有人纪录归纳。
之后就有其他课程。操演训练培育的是大伙如何保持一个‘合理有礼’的距离。而罗义仁等的课程则是讲述历史的进程与三观。
罗义仁每天都根据学员的表现来调整课程,越是调整,越是发现沟通时候有没有一个想通基础的重要性。
同样的问题,若是大家都有过经验,自然很容易就能完成。但是没有这个基础的话,那就是鸡同鸭讲。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