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礼部尚书(五)(第 3/4 页)
高庞试探道:“先生,这就是你要现在军中推行的原因么?就是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对。这就是一个战斗的组织,自然要通过制度保障战斗力。譬如,现在有不少军人,尤其是军官们,觉得不死人是最好。我也不说这有什么不对,因为我若是强行要求大家强化近战,定然会有人不把士兵的性命当回事,为了一己之私下达些完全不合适的命令。有了礼部,就能选拔出战士。能战、敢战、善战的战士。而这些战士,必须是能够领着大家冲锋,战斗中能站出来高喊跟我上,而不是吆喝着,兄弟们,给我上。但是这种人未必就是非常适合做官的人,而且一旦他们只有被人驱使的道路,那就必然会被消耗掉。人只要牵扯到个人利益,那就很容易面目可憎,行为可耻。”
霍崇有些话也憋了很久,高庞虽然有诸多缺点,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至少高庞现在还没腐化到连理想都失去了。
高庞也觉得这话很对。牵扯到各个部门的利益之后,事情就会变得超级麻烦,高庞已经领教过了。而且各部门的利益真的就错了么?至少各个部门都觉得自己就是该保护本部门的利益。
那么霍崇要建设一个超越各部门的礼部,这想法虽然看着惊人,从道理上却没有错。
虽然还是感觉各种不明白,高庞忍不住说道:“先生,我想在江浙这次桑蚕丝绸上面试试看。如果能用礼部来压制各部门利益,不,超越各部门利益,事情还好办。”
“你若是想这么做,就得记住一个要点。礼部是工作队,是先锋队,是宣传队。譬如江浙的丝绸产业,礼部组成的人马,就得能干活,能够干出成果。要身体力行,最重要的是,要拿出的不是某种独特的东西。而是一种能够普遍推广的东西。高庞,我问你,你认为独特性与普遍性,少见与常见都是什么样的。”
高庞觉得说起这个我可就不困了,立刻答道:“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桑叶,没有两条完全一样的蚕。只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本就已经独一无二,所以独特性是常见的。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本质与道理,桑叶的本质是相同的,蚕的本质也是相同的。能够抓住起本质规律,抛弃自己的成见,根据事情本质,拿出普遍性的解决方案。这被称为普遍的东西,才是少见的。”
“就是如此,也该如此。你若是真的想那么做,我就得告诉你,组建礼部这样的组织,本身就是目的性极为明确的一件事。这不是请客吃饭,这不是拉家常,侃大山。这是工作,这是战斗。这是先锋队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实施的冲锋。先锋队把路趟出来,后面的人才能跟着走。模仿、学习、构架。这是认知的三个层次。有了先锋队,大家才有模仿的对象。所以,先锋队绝不是消耗品。若是礼部成员最终成了牺牲品,那只会凉了大伙的心……”
高庞再次回到招待所,躺回到床上的时候,他只觉得心中满满的。
与之前被韦伯他们煽动相比,此时的高庞只觉得被霍崇揭开了某个全新世界的一角。虽然只能根据单纯的词汇去想象,高庞却觉得自己已经能看到某种暗流在涌动。若是将这股暗流释放出来,到底是泽被天下的甘霖。或者是更可怕更危险的存在呢?高庞完全看不明白。
之后两天,高庞又前往霍崇这里拿了不少已经写好的文件,纲要。以及记录了不少霍崇与高庞之间的讨论内容。
觉得已经大概明白了礼部组织模式,高庞这领了霍崇的批文回去。
路上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高庞忍不住回想起那出‘改稻为桑’的话剧。原本看的时候,高庞是以为自己从中学到了上层斗争,要与大伙团结。而且要注意到,好的政策执行起来可未必就能够得到支持。
现在感受可就完全不同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甚至不用刻意组织,许多人已经自行组织成了不同的团体。这几乎是天然的。
能够对抗组织的,只有组织。从这个角度来看,‘改稻为桑’的话剧里面隐藏着太多太多的东西,挖掘起来,真心是令人感叹。
感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高庞看了看手中的霍崇批示的批文。
老师陈铭泰与高庞讨论过朝廷的旨意。旨意是经过朝廷讨论出来的结论,有关各部门都参与讨论,旨意一出,朝廷都得遵守。谕乃是皇上以皇帝身份下达的命令,六科给事中就可以封驳。不过满清这朝代,给事中虽然还有,却跟没有也一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