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江宁之围(七)(第 3/4 页)
哪怕是知道这帮清代的部下并不明白所谓城市治理,霍崇还是下令要趁着这次的局面解决内秦淮河的河道拓宽问题。尤其是要利用江宁城内的局面,搞排污水渠的建设。
因为此时的江宁城内完全没有上下水系统。于浅就见秦淮河边上游有人洗马桶,下游就有人取水做饭。
看着这局面,于浅不禁别过脸。被雷虎这么公开说自己是霍崇的徒弟,于浅是有些不安的。这件事本身倒是真的,然而跟随霍崇越久,于浅的感受就如雷虎所说,越是不愿意把自己太当回事。
毕竟跟着霍崇,就意味着于浅把事情做糟糕,承受批评的同时,还要承受别人指指点点,‘都督的徒弟就这么一个能耐’,这话不是没人说过,也不是被人说过一次两次。
但是不把自己当回事,于浅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环境。毕竟是跟着霍崇这么久,于浅知道上下水,知道细菌滋生,知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看着同一条河道既要排污,又要提供引用水。真的是完全受不了。
或许是见到于浅别过脸,身边的人就问道:“这些人里面有什么事?”
于浅不敢吭声。他觉得这些年大师姐钱清更像是自己的老师,因为太多事情都是大师姐交给于浅的。尤其是对人心的认知,师父霍崇其实不太对于浅讲太细节的内容。
按照大师姐钱清说,于浅更像是霍崇的养子。从七岁开始,于浅就跟着霍崇生活。于浅还记得当年许多清军杀到淄川县,霍崇安排于浅和于浅的弟弟于成两人到别家去,于浅当是只觉得天都要塌了,就拉着霍崇的手,哭着不肯放开。
最后师父霍崇叹道:“你要是从今天开始,再不哭,俺就带着你走。”
于是从那天开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于浅再没有哭过一声。因为再哭一次,就要被师父霍崇送给别人了。
跟着大师姐钱清,于浅才明白过来,宁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糊涂蛋说句话。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话再没有更正确。自己若是说了受不了那些人的用水习惯,只会让人觉得于浅太矫情。大师姐说过,是不是矫情那是自己的事情。然而没到那个层次的人,就是不接受和他不一样的人,不接受和他不一样的看法。
在这种时候,要么学会不说话。要么就学会说些善意的谎言。
于浅摇摇头,“我只是想着那朱秀才可能不会混在那些人里面,可是看到这么多人,就是忍不住觉得哪里都能藏人。”
安全部门的众人听了,立刻表示赞同。看得出,他们心中完全考虑着这朱秀才会躲到哪里去。然而江宁城这么大,现在城内又进行了这么多的工程。想找出一个人来,完全是大海捞针呢。
见到自己避开了麻烦,于浅放下心。却也没有继续就这么个话题说下去。
大师姐钱清乃是华夏朝廷里面的顶梁柱,于浅听师父霍崇赞过,说钱清乃是华夏朝廷里面的良心。只要钱清参与其中,她考虑的方向就是正道。师父霍崇为数不多对人性抨击中,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就是其中之一。
本来一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只要有人背离了科学与民主,就一定会变成个人私利的争夺。牵扯到个人私利,基本可以认为,人人都是王八蛋!
众人继续前进,很快到了朱秀才所在的地方。留在这里的干部见到安全部的众人来了,立刻上来焦急的表示,朱秀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大伙都要急死了。
于浅静静的听着,在众人焦急中,于浅听到了一个消息。朱秀才表现得不是很奇怪,只是去吃个早饭之后,就不见了踪影。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