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解决问题(十一)(第 3/4 页)
既然不能批评孔不更,又不想为孔不更背书,霍崇只能询问冯玉宽,“冯大哥不是要去倭国么?怎么跑回来了。”
冯玉宽就把织田秀吉的目的讲给霍崇,霍崇听了之后倒是无所谓,正常商业行为也没啥好反对的。这边正聊着,户部代理尚书韦伯就进来了,“主公,可否调拨食盐南下?”
听到食盐,冯玉宽赶紧说道:“给我多留点。倭国很需要食盐。”
韦伯微微皱起眉头,“冯兄,倭国乃是岛国,怎么会缺盐?”
冯玉宽挠挠脑袋,“俺也不知道为啥,他就是缺。”
说完,冯玉宽又继续挠起了脑袋。
霍崇看着冯玉宽的头皮屑如雪花般飞舞,突然想起件事,“冯大哥,你问问那织田秀吉,有没有从非洲把棕榈种子给咱们弄回来。上次说的时候,他可是说要给咱们弄到手。”
“阿非利加的棕榈种子么?那小子带来了。”
“嗯。那可是好。不过……咱们的船队能到婆罗洲么?”
“婆罗洲……不是说在南海那边上万里远么?”冯玉宽惊讶的问。
“肥皂啊。做肥皂就得有植物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咱们人吃都不太够,用来做肥皂也太贵了。婆罗洲有中华移民,只要到了婆罗洲,就能在那边开辟土地,种植油棕榈树。棕榈种子榨油,虽然不怎么能吃,至少能做肥皂。做了肥皂,冯大哥一天一洗头都没问题。”
冯玉宽听到肥皂二字的时候,眼睛就亮了。等霍崇说完,当即来了兴趣,“那棕榈难道不能在山东种么?”
“冯大哥知道荔枝么?”
“好像听说过,还有个啥诗文……”冯玉宽努力想表示自己知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韦伯板着脸念出那句诗。念完之后看霍崇并没有露出认同的表情,当即换了另外一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对。岭南已经够靠南,然而这油棕榈树却是要在比岭南更南,比越南与交趾更南,甚至比暹罗都更靠南的地方才能种。那地方都要到赤道附近了。婆罗洲那边能种,又有中国人。我是很想在那边开辟棕榈种植园。”
冯玉宽有些迷糊,又忍不住用羡慕和嫉妒的目光看着霍崇旁边的韦伯。至少韦伯只是听了听就知道霍崇文邹邹的在说啥,而且还露出听明白了霍崇所说内容的模样。冯家子弟中却没有韦伯这样的读书人。
不过冯玉宽也不想和小辈们怄气,最后就让韦泽写了文公,拿着公文去户部商务司协调货物去了。
等冯玉宽出去,韦伯不解的问道:“主公,为何日本不产盐。”
“日本北部地区海边基本都是山地,位置又和关外同一纬度,不适合晒盐。”
“那……日本南部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