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血战大名府(五)(第 3/4 页)
火镰迸发出的火星终于引燃了火媒,就在此时,丁淼只觉得后心一阵剧痛。再看胸口,竟然凸出一把刀来。
在钻心的剧痛中,就见塞楞额亲信家丁蹲**,装作什么都发生。任由霍崇手下们上来将他们俘虏。
丁淼完全没想到塞楞额的家丁居然是叛徒,想到有这样的叛徒潜伏在军中,怪不得官军屡战屡败。丁淼想大骂,一张嘴,鲜血已经从口中喷出。带着不甘与痛恨,丁淼守备很快死掉了。
一天后,霍崇的军队撤下了对济南城的包围。部队井然有序的离开了这座山东省首府,押送着大量缴获物资,向着小清河方向而去。
塞楞额听着两名亲信家丁的禀报,尤其是霍崇讲丁淼手下一并抓走,塞楞额巡抚松了口气。他心中倒是有些讶异,皇上雍正早就给了霍崇一个评价,能把真话说的和瞎话一样。
此次又证明了皇上的真知灼见,塞楞额听了江松的建议,派人与霍崇联络之时,他是完全不敢真正相信霍崇。没想到霍崇竟然如此守约,真是大大的出乎意料。
不仅是撤军,甚至连塞楞额派遣官军‘出城迎战’,霍崇也按照约定没有对济南守军进行杀伤。又遵守约定,将丁淼的人马连带丁淼的尸体一并带走。
虽然谈不上万无一失,但是塞楞额至少暂时解决了被俘的危机。只要济南城没有失守,塞楞额就能先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有未来可言。
不过塞楞额还是不敢大意,继续问道:“你们可做的干净?”
家丁连忙答道:“回禀主子,俺们回来之前已经把可能见到俺们动手的人都挑出来,让霍崇的手下把他们给杀了。干干净净,不会有人看到。”
听到这里,进士出身的山东巡抚塞楞额就让家丁下去,自己挥毫泼墨,写了一封济南守军如何浴血奋战,屡次击退攻城的霍崇,守住大名府的奏折。
如此一篇文过饰非的奏折很容易就会被人看破,然而这恰恰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是的,既然塞楞额立下这样的战功,若是一言不发,那反倒会令人起疑。而写了奏折,若是不自我吹嘘,就会让有心人感到疑惑。
而且雍正**得塞楞额吹牛皮的话,大概就会将塞楞额调回京城。那可就太好了啊!现在任何奖赏都不如解除塞楞额山东巡抚职务来的更实在。
若是雍正不愿意戳穿塞楞额的牛皮,那就只能认了。那么其他人再如何攻击塞楞额,都不会被认同。偷偷满足霍崇要求的事情自然会被掩盖下来。
至于济南城真的少了二十万斤火药,恰恰是最不重要的。随便找个理由,譬如城头炮如连珠,就可以解释火药去向。如果有大臣不服气,那就请那位大臣自己来守城么。以塞楞额对满清大臣的了解,这帮人可不会自寻死路。
塞楞额的奏折送到京城,雍正甚至都没想到济南城内竟然发生过与霍崇的私下交易。
确定济南城没有失守,而霍崇也已经撤军的消息,雍正心中只是颇为疑惑。为什么霍崇每次都放过了济南城,这霍崇到底想做什么呢?
朝廷中的大臣给出了不少解释,理由却千奇百怪,并没办法解释。最后还是私下讨论之时,雍正亲亲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想起了一件事,命人取来霍崇以前在济南城外贴过的告示。雍正仔细看了几遍,觉得大概只能这么解释了。
此时济南城内已经没有之前的禁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城门紧闭这么久,城内即便还有粮食吃,百姓们也没了柴火烧。总不能让百姓们喝着泉水嚼生米,吞面粉吧。
有了流动,济南城内的商人们也聚集起来。因为请到了冯玉宽,众人让冯玉宽坐了首座。
听商人们表达了对霍崇不拿下济南城的疑惑,冯玉宽笑道:“诸位,霍爷是个明白人。城内官府不招人待见,若是没了官府,咱们只怕更难过。你们想想,是不是?”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