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海商的经营(四)(第 3/4 页)
吴成也不想废话,就聊起这酒卖的咋样。老乡叹道:“这酒不好喝。”
这样的评价并没有让吴成觉得奇怪。这种酒的确不如黄酒好喝。黄酒乃是五谷杂粮酿制,各种手艺的确会造成不同口味。但是整体来说,香味什么的都比烧刀子好太多。
“不好喝,会好卖么?”吴成问。
看得出,几口酒就让老乡晕乎乎的。他带着这种劲头叹道:“这个酒便宜。喝喽还能睡着。黄酒喝一斤,也就有点蒙。这个酒喝二两,就不中了。非得去睡。现在粮食这么贵,不喝这个喝啥?”
说着说着,大家都来了困劲,收拾一下就躺下睡了。
一晚上无话,天还没亮,大家就醒了。赶紧吃了点东西,就继续上路。到了老家,先把酒送到店里,吴成回家一趟。把工钱交给爹娘,爹娘立刻眉开眼笑。对着吴成的兄弟姐妹一个劲说吴成能干。
吴成看着哥哥们有些无奈的样子,就劝爹娘加入种福会。爹娘听了之后总算是有点动了心,然而吴成的大哥却说道:“咱们的地要是卖了,去种福也没用。”
“大哥,怎么又说要卖地?”吴成有些惊了。
也许是刚拿到吴成的工钱,老爹也表示起反对,“现在地租又涨了一成,把地卖了,咱们哪里吃得起粮。”
听到这话,和吴成同组的同事问道:“叔,恁这里的地租多少了?”
“唉!这边的地主说朝廷弄啥摊丁入亩,不收丁税了。可他们把地租涨了,原来是五成,现在涨到了六成。还有人说要涨到七成租。这种地也得饿死了!”
吴成没想到自己到霍崇那边做工不过一年,乡里就这样了。原本想着自己多挣点工钱,好歹能帮家里交税。现在吴成更紧张起来,看来自己非得多挣点钱,帮家里买地才行。不然这六成租,干一年只怕也吃不上饭了。
回到淄川县总部,吴成和同组的同事按照制度,把打听到的家里情况讲给负责询问的人。吴成觉得这只是完成了一个差事,说完就放下了。平台情报部门的人可没有放下,各路情报再次汇总,送到了上头。
有了数据就能开始分析。只要认字,又接受过培训,大概就能看出局面的变化。地租与粮价都出现上涨趋势。
还有接受过更高级培训的人员把更多消息归纳起来,甚至能理出一个脉络。县城里求做工的无地农民数量开始增加,不管是淄川县还是临淄县,又或者是牟平县,包括更远的县城以及州城府城,都有新开的粮铺。可见粮食买卖更加活跃起来。
霍崇这边以淀粉为主的食品加工销售也随着这一波变化有了发展。尤其是便宜的糖果,兔子肉,以及廉价酒,销量远超之前的预期。绝大部分购买者都是这种进城寻求做工的无地农民。
这让分析部门感觉很奇怪。部门负责人万茜把这个情况讲给霍崇之后,询问霍崇怎么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