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西安之变(六)(第 2/4 页)
以前都是各地官员拼命想混个京官,到天子脚下当差。很快,从京城到外地就成了穷京官们的期待。家在外地的官员中不少人用各种理由离开西安。
就算是参了这些官员,将他们罢官。之后又能怎样呢?这些人没了官职,正好可以离开西安。虽然不少官员的家乡已经被霍崇统治,可官员们之间有着各种关系。无职的官员大可拍屁股走人,到亲戚朋友那里。
带着这样沉重的心情往外走,就在什么呼唤声中,有人拉住了刘统勋的手臂。刘统勋这才注意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走出了皇宫到了街上。
“刘中堂,在下想与刘中堂商议件事。”说话的是户部尚书海望。
刘统勋左右看了看,海望连忙请刘统勋到他的官署。六部官署都在皇宫旁边,两人很快就到了这里。海望就说道:“刘中堂。在下以为,不如让甘肃的人马前去白帝城。再将一些朝廷的人马调去甘肃。”
“为何?”刘统勋觉得不合适。若是调动人马,当然是调动朝廷人马。
户部尚书海望叹了口气,“刘大人,你也知道,现在朝廷是越来越穷。当兵们尤其如此。甘肃的人马此时只怕比朝廷的人马还好些。将朝廷人马调去甘肃,也能让他们好过点。”
虽然话不多,刘统勋也明白过来。不久前四路讨伐霍崇,竟然能做到没有开拔费就出动。固然是大家还有同仇敌忾的心思,然而各军都向官兵保证,打下了霍崇占据的地盘,除了安排表现出色的忠勇将士当官之外,官兵还可以‘大索三日’。确保官兵都是升官发财。
可战争的进程却令人绝望。华夏军就是对攻,清军出来之后,就被迫与华夏军作战。不仅没有机会捞钱,还被彻底击败。
虽然华夏军释放了俘虏,大部分被释放的清军都回到了西北。华夏军秉持着他们的军纪,也没有对俘虏搜身。然而现在的清军已经更加穷困了。这可非得再找出个办法不可!
可刘统勋素来厌恶官军搜刮地方,这帮穷极了的饿兵到了甘肃去,天知道会做出什么来。只要想到这样的未来,刘统勋就生出强烈的抵触。
海望明显知道刘统勋的性子,他又叹口气,甚至是眼泪汪汪了,“刘中堂,若是不这么做,如此多的人在西安,是要饿死么!这次出兵虽然攻夺下盛京,可什么都没拿到。现在户部库房里连老鼠都能饿死。若是要开拔钱,不如把我煮了给大家吃。”
这话说的刘统勋也心中难过。此次突进盛京,把盛京给占了。然而老八他们逃到盛京,本来就身无分文。至于关外的王爷,年年向朝廷要钱。那都是穷到叮当响的王爷,还要维持他们王爷的体面。这些关外王爷逃出盛京的时候把家里的东西都搬走了,留下一座人口稀少一穷二白的盛京丢给弘昼。
官军经过几乎掘地三尺的搜索,也没找到任何钱财。刘统勋随着弘昼出征,对此非常清楚。左思右想之下,刘统勋叹了口气,“若是皇上问我,我会把尚书的想法讲给皇上听。”
海望登时高兴起来,一个劲的道谢。最后还请刘统勋吃饭。饭十分不怎么样,但是桌上上了一瓶酒。刘统勋光是闻,就知道这乃是霍崇那边酿造的土豆烧。心中又不满起来。
虽然霍崇曾经把土豆酿酒的方子献给朝廷,然而霍崇这边的土豆烧却是又便宜又纯正。成了京城乃是河北穷人的心头好。
这兵凶战危之时,怎么土豆烧都卖到了这里。
海望连忙解释,“这是火器局造琉璃火的时候造出来的,我也只是讨要点回来消愁。”
然而有了心结,最后这顿饭也吃的没什么情绪。刘统勋刚出来,就见有太监跑来,见到刘统勋连忙行礼,“刘中堂,皇上请你去问话。”
君臣两人见面,弘昼询问怎么解决财政问题。刘统勋想起海望,就一肚子气。索性也不说调动甘肃清军前去白帝城的事情,而是给了建议,“皇上,不如学诸葛亮,屯田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