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解决问题(十三)(第 2/4 页)
想了一阵,霍崇只能写到:“先诛杀首恶。对于已经确定的反革命,不能放过。其他附随人员,看看有没有造成什么结果。结果中杀人的,得处理。但是以少杀,慎杀为上。”
写完这八股文章,霍崇非常失望。但是局面的确如此,当华夏朝廷获取了飞地之后,很多事情就超出了想象。
与高庞以孤立的据点为支撑的江南局面相比,紧挨着山东的江苏局面就好对付的多。起码那边的事情还在推行。
在第二天的委员会上,霍崇索性把发生的事情讲给众人听。听完这个事情,钱清不快的说道:“高庞竟然没有下令诛灭那些满清官员的家族不成?”
霍崇愣了愣,自己的徒弟杀心可有些重啊。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钱清全家就是死在满清官府手里,对于满清的仇恨铭刻五内。当年霍崇起来造反,钱清可是眉头都没皱一下,就满怀激情的投入到战争之中。
正在考虑这个问题,雷虎叹道:“先生,我倒是觉得现在就对小地主动手,是不是有些着急了。咱们在山东也没有这么干。”
这话让霍崇突然觉得有些明白过来。松江地区的是小地主么?以织造闻名的松江府,真正有钱的的确是地主,然而更多的却是那帮多种经营的地主。
想到这里,霍崇答道:“老虎,说得好。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找稳重的,有调查能力的人来。”
钱清不解的问道:“先生想起了什么?”
“想起了江南与咱们山东大大不同。与河南与江苏也大大不同。改稻为桑乃是国策,你们听说过么?”
对于霍崇的话,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只有代理户部尚书韦伯思索着答道:“主公所说的是江浙工商么?”
霍崇点点头,却没回答。就把那个电视剧的内容讲给众人听。
这是明朝的事情,所谓大奸臣严嵩等人说服了嘉靖下达“改稻为桑”的国策之后,严党高高兴兴地跟嘉靖帝一起吃元宵去了。而清流们却围绕在裕王身边,商讨如何“倒严”,最终打算让谭纶去劝说胡宗宪,最好浙江能烧起一把火,加速严党的倒台!
那么作为一项国策,从工业国家的目光来看,确实是有利于民的,那么为什么老百姓不买账呢?
“为什么?”霍崇询问道。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人能说出来。
霍崇也不指望大伙能够明白过来,自己解释道:“因为国策这玩意是必须全盘执行。而一旦全盘执行,那些地方官员们就故意搞成激进过度。不管是对方懂不懂种植桑树,也不管是不是适合种植桑树,统统改稻为桑。”
“啧啧!”钱清忍不住咋舌,秀丽的脸上带着杀气的钱清叹道:“这些人不怕死么?”
“这就是所谓开国气象。什么叫开国气象,大家都是辛辛苦苦拼出来的,从上到下都知道纪律为何物。只要有纪律,便是某件事做错了,也不会导致全盘崩坏。反倒是给了通过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调整局面的机会。就如一个小孩子,啪的摔倒了,虽然疼的大哭,还是会站起身继续走。一个老头子,摔倒了,那可就真摔坏了。”
这么一讲,一众马上打天下的兄弟姐妹们都没了兴趣。倒是韦伯问道:“主公,之后呢?”
“之后?什么之后?”霍崇不解的问。然后霍崇才明白韦伯问的是什么,稍微讲了几句,就觉得这故事太冗长,不适合讲。想了想才说道:“我让文工团排演出来。”
“演戏?好看么?”钱清有了兴趣。
不仅是钱清,其他人也来了些兴趣,雷虎叹道:“先生,很久没有新戏了。”
霍崇知道很久没有新戏了,之前的《白毛女》《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小猫钓鱼》等等戏剧,都是霍崇抄的。虽然经典,却是霍崇抄别人的。
包括很多颇鼓舞人心的歌曲,也全是霍崇抄袭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