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 1/2 页)

    在众臣工眼中太子这个人是个好说话的,不管是坐朝监国,还平时理政,只要出现的纰漏不大,太子都装作没看见,给与大家充足的时间去改正。

    对于这一点,身为中书令的岑文本身有体会,中书省和东宫之间往来的文牍很多,白纸黑字间难免有不少漏洞,可一直的相关无事,这次弟弟事败被出首,皇帝又把中书省的权利一分为二,这不能不说是对自己的一个警告。

    值得庆幸的有两点,第一是皇帝对吴王和自己还有三分情义,第二是把弟弟老早的从世家关系网中摘出来,如果所有的事都一股脑儿的暴露在皇帝面前,那就是菩萨显灵也保不住他们。

    按道理说,今儿在大理寺的旁听的众官以自己这位中书省的宰相为首,太子在审理、结案的时候首先要询问意见的应该是自己,可直到结束太子也没问上一句,乾纲独断就了解这桩风化案,这让岑文本感到十分没有面子。

    当然了,太子也没有问窦宽和马周,他们俩一个是东宫的心腹,一个与太子交好,在这方面不会挑理,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这让本就没有面子的岑文本更是如坐针毡。

    翌日,承庆殿,皇帝对李承乾能如此快的处理萧氏和谢氏之间的纠葛非常满意,虽然江左世族的势力大不如前,不能再左右国家社稷,但瘦死骆驼比马大,朝廷将来还是能用的着他们的,所以特意叮嘱了李承乾一番,然后才召见萧瑀。

    在隋唐两朝,当权者基本都是血缘亲戚,这和去年限制世家通婚是一个道理,李世民在登基之前还受了萧瑀不少恩惠,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萧瑀在朝时办了那么错事,还没有杀他原因。

    现在他致仕了,赋闲在老家,虽有小过,但于大节上无错,所以李世民也愿意让太子在审案子的时候网开一面,博得一个善待功臣的美名。

    “时文啊,这几年你去朝在外,每逢国事不决的时候,朕总是会想起你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嘛!要不是你这次在兰陵出了风月之事,咱们君臣二人还不知道什么年月能再见呢!”

    皇帝脸上的笑容很真诚,言语中也颇多顾念往日之请,这让萧瑀十分感动,萧氏因为他的原因这名声在长安已经烂大街了,皇帝还能如此顾念旧情,足见他当年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一想到这里,萧瑀在阶下拱手回话:“陛下,人老多情,臣虽远在兰陵,但心中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您。这几年大唐在陛下的治理下国力日强,岁稔年丰,老臣看了这心里真是高兴啊!”

    在相位的时候,萧瑀是不明白“识时务”这三个字为何意,从九岁封新安郡王到入唐为宋国公,萧瑀一生仕途坦荡,顺风顺水,从来都没有受过一丝磨难,所有事都是水到渠成的。

    再加之和李渊父子的渊源、私交甚深,别人不好说的、不敢说的,到了他这都不成问题,所以积年累月也就养成嚣张跋扈的性格。

    可经过了这几年的致仕生活,也让萧瑀体会了一下什么是世态炎凉,什么是小人嘴脸,那些往日里见了他跟见到亲爹一样的家伙如今态度也变了,权位这东西还真是让人折腰的利器啊。

    可他年纪大了,仕途之心也就淡了,没有了往日那种争强好胜的锐力,这有些事能过且过吧!

    “时文,昨日太子给朕上了一份本章,奏本的内容说你年老多病、来日无多,请朕看在你往日辛劳颇多的份上,恢复你宋国公的爵位。并将你另外两个儿子全部调回京,晋萧锴为虞部郎中,萧钺为礼部郎中。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我家娘子,不对劲 希腊神话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嬉游花丛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圣女请安分 王者至尊小说 沉溺 重生之民国元帅 小老板 秘密部队之龙焱 小将军是我心尖宠[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