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少年从大山里来 第三十三章 悟道树(第 2/3 页)
“什么是道?”见那声音仍是不满,晨风第一次认真思索起这个问题来,哪怕之前和晨清卿有过激烈的争论,晨风也只是当做一件小事对待,没有认真、冷静地思考过。
茅草屋里五味杂陈的过往,连成玉几年如一日般孜孜不倦的教诲,初见晨清卿时的喜悦,学会炼药之后的兴奋,小黑狗忠诚贴心的陪伴,大汉壮硕的身影……
晨风回忆着自己短暂的经历,那些人、那些事历历在目,想起上山途中所见种种,晨风这次说出了自己目前见识下,自己心中的答案:“道者,人心。万物抱阳而生,负阴而亏。万法自鸿蒙而生,负心而亏。”
良久的沉默,松了口气,晨风以为那个声音是对自己的答案比较满意,所以也就消失不见,开始重新思考怎么出去的问题,在树干上用手摸来摸去。
“得道,何去何从?”就在晨风对于怎么出去一筹莫展的时候,再次传来厚重的问话声。
“这还用问,自然是做个好人,除暴安良,为苍生计。难不成历经艰辛修得大道就为当个大坏蛋,天怒人怨、祸害天下、遗臭万年?”对于这个问题,晨风觉得很幼稚,没有丝毫犹豫,说出来自己心中理所当然的答案。
“何谓好人?”原本冷漠的声音似乎带着几分好奇,有些促狭地问道。
“好人?是啊,怎么才算好人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些莽夫,拾金不昧乐于助人那是小道,心怀善意、温柔以对有些优柔寡断……”面对这个问题,晨风想起看过的那些江湖小说,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这次那道声音倒也是耐性十足,任由晨风自言自语,在树下转来转去。
“好人就是…就是心存善念,无论强弱、顺逆,都对这个世界抱以希望,不愤怒,不出离……”良久,晨风才有些磕绊的说出了自己思考后的答案。这是他从看过的诸多江湖小说和传说中总结出来的。
“可,菩提树下悟,答案心中寻。赤子求强力,是以苍生故。千秋万载修道,千转百回问心。无四象,无四节,无花,无果,无他,无天,无地,无我。”
回答晨风的,还是原来厚重的声音,只是这次声音中多了沧桑,暮气沉沉。
晨风还在思考这声音中的意味,只见此时火树瞬间隐去赤红之色,变得碧绿欲滴,枝丫无风自动,树冠处不时传来莎莎的响声,甚至连那些鸟雀也在此时齐齐飞入繁密的枝叶里,如倦鸟归巢。
晨风看着火树的变化,若有所悟,迈步走到树下盘膝而坐。先是运转龟息吐纳让自己沉心静气,然后才开始仔细思量那道声音最后的话语。
“这火树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菩提树了,我所求乃是变强、长大、外出游历,这一切答案都在我心中,无四象,无四节,无天,无地,无我是说要专心致志?没有这简单吧。连叔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出来应该好几天了,清卿和小黑不知道这几天吃的啥。”
坐在菩提树下,晨风心中想法不断变化,不管念头怎么转化,总是围绕着茅草屋里的人和事。如果让外人知道,晨风悟道树下竟是不知道要悟什么,恐怕都会骂一句暴殄天物吧。
菩提号称悟道神树自有其可贵之处,让人凝神静气只是其一,更主要的还是其拥有诡异莫测的变化能力,可以将人带入时间长河、轮回之道,让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体会人生百味。
试想,一个人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修炼一门功法,不光是效率奇快无比,更是比平时能多出千倍万倍甚至更多时间,如此情况下,菩提树的价值可想而知。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