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初到江泰郡(第 3/4 页)
苏戚问,这怎能是我呢?
树下的男子不回答,依旧充满爱意地抚摸着猫。黑猫扭过头来,于是她看见了一张与自己相同的脸。
不,怀夏。
苏戚用手掌捂住自己的面庞。断断续续的话语,从指缝流泻而出。
这不是我啊。你不能……把我变成你想要的模样。
她从梦境中醒来,看见头顶寂静辉煌的星空。无数亮晶晶的眼睛闪啊闪,让她回忆起曾经跪倒在帝王面前的少年。
穆念青说,我只是我,穷毕生之力,只愿活成一个我。
“活成一个我……”苏戚喃喃重复着,叹息道,“说得真好啊,我也该这么说。”
可惜当时,她什么都不想跟薛景寒讲。
大概失望来得太迅猛,而那种场合,薛景寒又根本不会听她的心声。
苏戚不告而别,或多或少,是有负气成分的。但行至半路,她已经能冷静下来,分析要做的事,审视自己与薛景寒的感情。
越是临近江泰郡,她的思路就越清晰。
程易水已将窃取的两本卷宗交给她,其间记载着所有水患案后调任革职的名单。调任者,往往仕途顺畅,显然有人照拂。为免打草惊蛇,苏戚不欲联系这些人,而是把目光放在革职官吏身上,打算探听他们的行踪去留。
另外,她需要亲自看看当年的水道堤坝,询问更多洪水暴涨的细节。最好走一遍受灾严重的八乡三县。
当然,不能以太仆之子的身份明目张胆地露面。
苏戚心中已有考量。一路走来,她跟驿站报备的身份,是外出游学的读书人。家在江泰郡洛县,此去归家,休息休息准备新的盘缠。
驿站的官差一看这些人衣着华贵,没半点游学读书人的模样,就知道都是些败家子弟,估计在外挥霍完银钱,才回家讨要。
类似的情况他们见得多了,懒怠戳穿。
而丢了女儿的苏宏州,拿着苏戚留下的信件,心里窝着火,又不敢大张旗鼓地追查。苏戚只在信里说有事去趟江泰郡,却没说清楚所为何事。老父亲自然而然联系到王昭仪之死和江泰郡水患,生怕苏戚去查案,万一声张出去,传进皇帝耳朵里,那就麻烦了。
为了保护苏戚,也为了整个苏府的安危,苏宏州只能牙齿打碎了往肚子里吞,遮遮掩掩追人。如此一来,效率极其低下。
十日后,苏戚抵达江泰郡柳林县。
这是当年受灾情况最严重的一个县。临江而居,城外十里便是防洪堤坝。按卷宗记载,当时太子沈庆安的亲随骑兵就守在此处,与官兵同进退。为治理水患所建的临时治所,则位处柳林县内,如今已是县令府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