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丞相被人看上了(第 2/4 页)
他所有的力气和生机,似乎都消耗在了昌宁节的夜里。
消耗在他跪着攀爬的甬道里,泥泞脏污的街面上,遍布尸骸的季远侯府前。
……
关于昌宁节谋逆案,苏戚已经能够拼凑出大概模样。
季珺季远侯善酒,曾赠美酒与先太子沈庆安。为了庆祝佳节,沈庆安将此酒进献给皇帝。皇帝喝了半坛,晚上便觉头昏目眩,咳血毒发。
以上是廷尉署卷宗记载的内容。
因为这半坛酒,沈庆安和季远侯得了个同谋鸩杀先帝的罪名。
然而,究竟是谁下毒谋害先帝,事情并无确论。
来见薛景寒的季氏旧部,谁也不相信凶手真是太子与季远侯。毕竟手段太拙劣,简直明晃晃写着“陷害”二字。
所以,他们自然将仇恨指向了沈舒阳和卞氏,指向这场宫变最大的受益者。
他们要薛景寒复仇。
要枉死之人沉冤得雪。
要那个曾经名满天下的季珺,不被污名所侮辱,不受世人所唾骂。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昌宁节夜里,苏戚在临华殿前,见到了带兵包围大殿的季远侯。也听见他声声斥骂,逼沈舒阳开门,话里话外想要救治中毒的皇帝,保太子沈庆安的性命。
殿内,皇帝已死,沈舒阳剑指沈庆安,指责太子毒害父皇。
随后不久,卞文修带兵赶到,与季远侯的人厮杀起来,并顺利砍下季远侯首级。
卷宗记载道,季珺死亡,沈庆安畏罪自杀。
季氏满门抄斩。
苏戚总觉得,沈庆安不是软弱之人。他死,或许为沈舒阳所杀,或许不愿沦为阶下囚,宁愿洒血当场。
其次,对于季远侯府的处置,过于着急,显然是要斩草除根,杜绝后患。
听起来是个很寻常的案件。皇子之间争权夺利,沈舒阳背靠卞氏,多番陷害太子沈庆安,最终借毒酒一事,发起政变。太子与季远侯相交甚密,季远侯想要营救太子,却敌不过卞文修的势力,最终反遭杀戮,祸及全家。
唯一活下来的孩子,背负着无数人的期待,筹划复仇。
这便是苏戚所了解到的一切。
她在灯火中望着少年薛景寒,很想问问,你真的想复仇吗?
她感觉不到他的恨。
无数张嘴对着薛景寒,诉说苦痛与怨愤。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