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永别(第 2/4 页)
其中一位虞婕妤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一,二,三,哎呀,要求好多。”
沈舒阳笑着拧了下她的雪腮,嗔怪道:“哪里只算三条,细细考究起来,要求可多得很。”
东苹问:“陛下,要驱赶他们么?”
“不必。爱吵就吵去,年轻人精力旺盛,憋着反而容易生事。”沈舒阳吃下美人剥好的葡萄,仰躺着放松了身体。“听说带着御赐匾额呢,你这让人驱赶,岂不寒了士子的心。”
对太学生的诉求不听不顾,便不会让人寒心么?
谁也不敢质问皇帝。前前后后宫里宫外侍奉的婢女太监,只顾埋头做自己的事。高墙之外的呼告声,越过重重楼阁,化作模糊不清的回音。
日头融入晚霞,宫灯接连亮起。
六十多位学子挺直脊背,坐在宫门前,声音激昂或清越,充斥着一往无前的热情。
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四面八方的耳朵在听。
他们讲的所有道理,都是真实且无力的剖白。
世道不公。
可这世道已经延续成百上千年,年年如此,日日如此。
被逼死的何婉婉不会是最后一个可怜人,为至亲奔走呼告却面临枭首之祸的,也不仅仅只有何深。
人命有贵贱,端看值几钱。
是夜,苏戚换好衣服,将碧青的短刀藏于袖中,走出苏府侧门。她身后跟着十来个乌衣少年,个个腰佩刀剑。
夜黑无月,乌云蔽天。
正是杀人放火盗窃乱贼的时间。
苏戚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走吧。”
考工狱内,一片死寂。
何深被羁押在潮湿阴暗的地牢里,看不见外头的光,也不知时辰几何。他睁着肿胀的眼睛,聆听周围的声音。滴答,滴答,像是积水落于地面。再仔细听时,又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被抓进大牢有几天了呢?
何深不知道。
他的意识乱七八糟的,忽而是婉婉脖颈流血的景象,忽而又变成卞棠狰狞的笑脸。有个尖利且陌生的嗓音钻进耳朵,反反复复说着腌臜话。
——你妹妹原是卞大人买来的外室,自己不安分,和苏戚偷情。
不,不是。
——苏戚当面抢人,你的妹妹自觉羞惭,无颜存活于世,因而自我了断。
胡扯,全是胡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