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 章 谁是你?(第 4/4 页)
甚好,甚好,我怎么没想到呢。奥,对了,差点忘了正事,师父闭关前交待过,如果你来了就转让告你一句话。
什么话?
道乙欲言又止,抓了抓头,
最近实在太忙了,一天要打扫好几遍,还要替不懂规矩的香客们拜忏。
快说呀。
奥,师父说,苦难劫易过,生死劫不由己,唯有情劫难过,看似人为,实则天命。
还有呢?
没了。
这是师父特意转告给我的?
恩。
徐泽远从没向不悟提过情字,难道不悟真能洞穿人心,
你可知怎么解?
依我看,就是让你每天都高高兴兴的。
你能看出我不高兴吗?
以前能,现在好些。
以前我不高兴?
哪个高兴的会黑灯下火的翻山,一身的酒气,还摔坏腿。
说的极是。
师叔说以后要立规矩贴在门上给香客看,不得带烟酒入寺,不得随处小便,和师父保持三尺远,不得在大殿里扔钱,还说要卖门票。
门票?
有的香客直接把钱扔在佛菩萨脚下,撒得到处都是,与其这样不如只收个门票,师父是万万不会设功德箱的。
市旅游办有人来过了?
好像是有人来过,省佛协的人也来过,不久师父就闭关了。
我看你说的前四条规矩就很好,门票的事等师父定。
对了,师父让我给你一个手串。
怎么用?有什么讲究?徐泽远接过一串类似植物果核穿成的半旧珠子,套在左手上。
没讲究,就是拿来念佛记数的,师父带过一阵子。
本来徐泽远想请不悟开示,万般皆能放下,唯有一人放不下,该如何了脱。可不悟此时最要紧的是要好好悟一悟清风寺的前路了,也或许他早成竹于胸?果然,要以出世之心,经营入世的生活,难;出世之人也未必只能怀有一颗出世的心境,也难。徐泽远在下山的路上为清风的前景有些忧心——一旦变成旅游景点,清风寺便会纳入商业体系,最直接的好处便是寺院的维护、用度能省些力,不必再自己劳神费力了,可这与不悟的理念相违。空门内外皆烦恼,信众三修争清静。徐泽远为情所困,不悟走在自悟渡人的路上,皆是各有各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