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离散(第 3/4 页)
一进院的正殿是供着侧卧弥乐,一个小和尚从弥乐身后闪出对着徐泽远行礼,
阿弥陀佛,施主,可是来打七的?可登记了?手机可上交了?
徐泽远鞠躬回了个礼,
家里办丧,能为逝者拜一拜?上个香就走。
请施主自便。说完小和尚抽身回转,消失在徐泽远眼前。
二进院大殿里有个和尚坐在正座上讲经说法,身后供奉释迦牟尼,香案上燃着莲灯,点着蜜蜡。僧众和居士们端坐堂前,悄无声息,最后排有个小僧留意进出的人,他用手招呼徐泽远,徐泽远会意,跪坐到小僧身旁的空位上。
清晰的法语在大堂内回响,
人生有八苦,死苦,所谓死悲分散,生机断绝,识已全灭,无所觉知。在人生的诸多苦楚中,死是最苦的。
正中徐泽远的要害,到底何为死?人为什么会死?人又为什么生?他好奇的眺望正座上的师父,白净的脸,看不清五官,只是低垂着眼睑,目下无尘,心如止水。
缘聚缘散,何期自性,本无生灭。死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因果轮回皆有定数。佛经有云,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死也是活的一部分?徐泽远,不禁心中自问。
人生有八苦之爱别离苦。所亲爱之人,以某种因缘互相离别,引生众苦。唯有断除执着,才不会忧愁、怖畏、悲愤。《大般若涅磐经》有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妻,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交其他呢?万法无常。
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两两相对,两不相容的人,又或利害冲突,偏又聚在一起,如影随形,她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因爱生忧,因爱生怖。爱别离,怨憎会。徐泽远心中默念,似懂非懂。他徐徐起身,退出大殿。三进院供奉观音,最后的院落是地藏殿。他不知如何拜忏,只记得以前奶奶初一、十五会给家里供的菩萨上香,于是,便站在观音菩萨面前,满心志诚的向观音大势揖了揖手,忏悔小时候的调皮,忏悔迟来了17年。香案上摆着香柱,他燃了三支插进香炉。
迈出观音殿他身轻气爽起来,不是因为忏悔,而是兑现了答应五太爷爷、爷爷的承诺。殿外菩提树的叶子边缘微微变色,另一侧一株白色曼陀罗已过了盛花期,洁白修长的灯笼型花朵在枝桠上倒垂悬吊,徐泽远被深深吸引,俯看花的茎、花的蕊,林近溪身着白衣的样子又浮现在脑海里,他不禁轻叹一声。
手持云板的小和尚围着围裙带着套袖从跨院蹦进来,和徐泽远对视了一下,小和尚见有人,赶忙提了提正气,做出威严相,单手合于胸前,
阿弥陀佛,这是曼陀罗花,佛花。
好看。徐泽远不知如何回敬,点头示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