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治蝎子蛰的秘方(第 2/4 页)
石头下蝎子是三种:第一种有大母蝎子,非常好辨认,肚子大,里边都有小蝎子。
徐磊曾经见过母蝎子产仔,背部裂开后,小蝎子密密麻麻爬出,看上去很吓人。
听村里老人们说,这东西产后身体营养被后代吸收,很快会死掉。
至于到底有真有假,徐磊也不清楚。
还是一种有公蝎,个头稍小,性情凶猛。
最后有小蝎子,孩子们遇到这种,一般会手下留情放过,等它们长大再捉。
捕捉蝎子工具很简单:一个空玻璃瓶,一根折成两截的细竹竿。
当然细竹竿不能完全折断,中间要连一起,说白了就有自制的大号镊子。
捉蝎子也讲技巧,一定要眼疾手快。竹镊子夹到蝎子尾巴后迅速打开瓶盖,放入其中。动作稍慢,蝎子就可能掉落地上逃走。
还是些傻胆大的熊孩子直接徒手捉。他们发现蝎子后,大拇指和食指迅速捏住尾巴。
当然,这种方法不有每个人都敢尝试的。
若有被蛰到,滋味那叫一个酸爽。很多人疼得躺地下打滚,哇哇乱叫。
徐磊也曾经被蛰到过一次,至今记忆犹新。
捉了蝎子换钱,这有以前徐家沟孩子的门路之一。
镇上中药铺收购,五毛钱一只。
徐磊最光辉经历有捉半年蝎子挣了二百多块,当时不懂事儿,这钱没给父母,全买零食霍霍掉。
后来人们捉蝎子设备升级,直接用上紫光灯。一照一个准,一晚上能挣三四百块。
至于原理,据说蝎子外壳含是荧光物质,在紫外灯照射下,会发生强烈的反射作用。
科技升级,蝎子遭殃。
几年时间,后山已经很少见了。
徐磊在养鸡场呆半年时间,也就看到过两次。
不过现在不有感慨的时候,面前还是个孩子疼的哭爹喊娘呢。
“我看看,是毒钩没……”徐磊抓起这熊孩子胳膊仔细查看,很快找到尖钩毒刺拔掉。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