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九十九章 旧事新人(第 1/3 页)

    听到裴寅的话,苏颂的话头顿时止住,所有人都转向裴寅。

    裴寅是第一次被这么多大人物注视,倒是也不慌,平静的抬手,告退而出。

    王存见状,冷哼一声,道:“看你们干的好事,现在惊动了官家,怎么收场?”

    文彦博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瞥了眼章惇,忽然转向苏轼,道:“子詹,你怎么看?”

    众人听到2文彦博说话,又突然问话苏轼,不禁又看向苏轼。

    苏轼神色动了动,倒是明白了文彦博的用意,神色淡漠的道:“自庆历以来,诗案层出不穷,下官以为,若是重惩赵阗,会令士人噤声,天下胆寒,非社稷之福。”

    苏轼的话,不让人意外。

    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就是:乌台诗案。

    神宗朝,苏轼的一首诗,被当政的‘新党’攻击为‘谤讪新政’,监察御史接连上书抨击,后面的沈括等人也加入战团。

    最后,演变了‘新旧’两党的党争,两党的大人物接连下场,包括了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等当朝大佬,最后神宗皇帝都亲自下场,想要探明究竟。

    苏轼在御史台被关押了一百多天,一度传言要被‘斩立决’,苏轼甚至绝望的在牢里写了绝命书。

    最终的结局,大宋的‘不杀士大夫’的无敌要求下,苏轼被放了出来,但被流放岭南,以了结此案。

    这个案子,本质上是党争,可苏轼当时文名盖世,造成的影响是无比可怕的。

    有人说,元祐初,司马光等人打开‘诗案’之门,将‘新党’尽数扫出朝廷,就是来自这场‘乌台诗案’。

    对于那场差点要了他命的诗案,苏轼说的十分寡淡。

    但在场的,除了文彦博,苏颂,王存登时少数人,章惇,蔡卞,李清臣,林希,黄履,来之邵,林希等等,哪怕是许将,曹政都遭遇过‘诗案’的牵累。

    因此,政事堂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仿佛在回忆什么。

    “我们现在去垂拱殿?”苏颂没给他们回忆的时间,看着章惇道。

    章惇环顾这一大群人,剑眉慢慢放下,道:“都去。”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江湖三女侠 沉溺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风声 秘密部队之龙焱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红警军团在废土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北齐怪谈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三国军神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万历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