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衣带诏(第 2/4 页)
二人短短商议一番便敲定了计划,可此刻马宇却不由面露一丝疑虑之色,询问着:“贤侄,此事当真要如此麻烦吗?”
“若没有勤王诏书,无法联络韩遂、马腾等凉州势力起兵?”
瞧着马宇露出了疑问,崔州平沉吟一番,遂细细解释着:“叔父,现下西凉军初破长安,声势威震三辅陇右之郡县,凉州众诸侯各部实力太过分散,犹如一盘散沙,焉能生出联合共伐西凉军的勇气?”
“恐怕纵然马腾、韩遂想响应,却也无能为力。”
话落于此,他却陡然话锋一转,随即道:“但若有了勤王诏书,则意义可大不相同。”
“至少韩遂、马腾等人有了名正言顺聚拢凉州诸侯举兵讨伐西凉军的理由,其次亦可为凉州诸侯壮声势壮胆。”
“让他们知晓自己并不是乱兵,而是代表大汉朝廷行清君侧以讨奸臣国贼捍卫大汉荣耀的正义之师。”
最后,崔州平再度脸色一板,严肃道:“当然,最关键的则是让天子在诏书上许下待事成以后,凡是讨贼功臣均按功勋册封。”
“凉州诸人本就由于地处边地,若放在太平时期,他们极难能够入朝为官,勤王诏书也相当于为他们服下一颗定心丸,愿激发他们胸间的功名利禄之心,遂责无旁贷的起兵。”
“纵然我等也能承诺众诸侯加官进爵,但所谓天子一言九鼎,还得天子亲口承诺并呈现在诏书上方显话语权。”
一时间,随着崔州平耐心的解释下,马宇方才明悟了为何要如此复杂艰难的讨勤王诏书了。
“看来还是贤侄考虑更为周道也,这些事项为叔与诸同僚却是都未料想到,索性贤侄及时出现为此次谋划采取了补救措施。”
“不然,恐怕这一策最终极有可能功败垂成。”
听闻了崔州平的一番分析,马宇也顿时顿悟,他立刻也意识到了此计划的诸多漏洞,若不是及时补救填了坑。
马宇真的担忧此谋后续能否建功的可能性。
“叔父多虑了!”
闻言,崔州平面露郑重之色,拱手道:“以您与家父的亲近,侄儿作为晚辈理当相助,更何况,此乃为国为民,关乎大汉社稷之大事,崔家世食汉禄亦当为国分忧才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